關于出家人的成語 (19個)
-
1
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 成語拼音:
- yī zǐ chū jiā,jiǔ zǔ shēng tiān
- 成語解釋:
- 指子孫中有一人出家,祖宗都能升天。常用以借喻一人得勢,全家沾光。
- 成語出處: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一百回:“常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你那夫主冤愆解釋,亦得超生去了。”
-
2
一子出家,七祖升天
- 成語拼音:
- yī zǐ chū jiā,qī zǔ shēng tiān
- 成語解釋:
- 借喻一人得勢,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一七回:“我說的不是功名么?你們不知道‘一子出家,七祖升天呢’?”
-
3
方外人
- 成語拼音:
- fāng wài rén
- 成語解釋:
- 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脫于世俗禮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
- 成語出處:
-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19回:“你究竟是方外人。豈有個才明保了的就撤省的道理呢?”
-
4
故家喬木
- 成語拼音:
- gù jiā qiáo mù
- 成語解釋:
- ①謂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眾。②喻指鄉賢。
- 成語出處:
- 《儒林外史》第四回:“余大先生道:‘自古說:“故家喬木。”果然不差。就如尊府這燈,我縣里沒不第二副。’”
-
5
方外之士
- 成語拼音:
- fāng wài zhī shì
- 成語解釋:
- 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脫于世俗禮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
- 成語出處:
- 《晉書·阮籍傳》:“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禮典。”
-
6
大家閨秀
- 成語拼音:
- dà jiā guī xiù
- 成語解釋:
- 大家:世家望族;閨秀:出身名門的女子。原指富貴人家有才德的女子。現泛指富人家未出嫁的女子。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顧家婦清心玉映,自是閨房之秀。”
-
7
當家做主
- 成語拼音:
- dāng jiā zuò zhǔ
- 成語解釋:
- 當家:主持家務。本指主管家政,有權對家事做出決定。比喻在單位或國家中居主人翁地位
- 成語出處:
- 周立波《山鄉巨變》上卷:“要當支書,就得認真地當家做主。”
-
8
沒家親引不出外鬼來
- 成語拼音:
- méi jiā qīn yǐn bù chū wài guǐ lái
- 成語解釋:
- 指如果沒有自己人從中搗鬼就不會引來外人搗亂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2回:“如今里外上下,背著嚼說我的不少了,就短了你來說我了,可知‘沒家親引不出外鬼來’。”
-
9
將門出將
- 成語拼音:
- jiàng mén chū jiàng
- 成語解釋:
- 將門:世代為將帥的人家。指將帥家門出將帥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96回:“有子如此,可謂將門出將矣。”
-
10
奸人之雄
- 成語拼音:
- jiān rén zhī xióng
- 成語解釋:
- 奸人:奸惡詐偽的人;雄:指杰出人士。奸惡詐偽之人的魁首。多指權詐欺世的野心家
- 成語出處:
- 戰國·趙·荀況《荀子·非相》:“夫是之謂奸人之雄。”
-
11
賣國求榮
- 成語拼音:
- mài guó qiú róng
- 成語解釋:
- 榮:榮華富貴。指出賣國家利益謀取個人榮華富貴。
- 成語出處:
- 宋 洪邁《容齋續筆 朱溫之事》:“蘇循及其子楷,自謂有功于梁,當不擢用。全忠薄其為人,以其為唐鴟梟,賣國求利,勒循致仕,斥楷歸田里。”
-
12
自立門戶
- 成語拼音:
- zì lì mén hù
- 成語解釋:
- 自己獨立成為一戶人家。指成家自立。多比喻獨立出來;另搞一套。
- 成語出處:
- 清 曾樸《孽海花》第31回:“要稱我的心,除非自立門戶。”
-
13
酒酸不售
- 成語拼音:
- jiǔ suān bù shòu
- 成語解釋:
- 酒已經變酸了,依然賣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攔了有學問、有賢德的人為國家效力,使國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經營無方或辦事用人不當。
- 成語出處:
- 《韓非子 外儲說右上》:“宋人有酤酒者,……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問其所知,問長者楊倩,……曰:'狗猛則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而狗迎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
14
撒手锏
- 成語拼音:
- sā shǒu jiǎn
- 成語解釋:
- 小說中搏斗時突然用锏投殺敵人的絕招,比喻在危急時拿出看家本領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續小五義》第100回:“眾人一看,全都哈哈大笑,說:‘倒有一宗撒手锏,沒聽見說會有撒手棍。’”
-
15
鴉巢生鳳
- 成語拼音:
- yā cháo shēng fèng
- 成語解釋:
- 烏鴉的窩里生出了鳳凰。比喻貧苦人家培養出了才化的人物。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僧問:‘如何是異類?’顯端曰:‘鴉巢生鳳。’”
-
16
病國殃民
- 成語拼音:
- bìng guó yāng mín
- 成語解釋:
- 使國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難。明·桑紹良《獨樂園》楔子:“只因誤用了王安石,創立新法,招呼黨類,病國殃民,天下騷然。”亦作“禍國殃民”。郭沫若《不讀書好求甚解》:“你們的動機不怕就出于利國福民,然而你們的結果必弄到~。”
- 成語出處:
- 《醒世恒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只為李林甫、楊國忠相繼為相,妒賢妒能,病國殃民,屈在下僚,不能施展其才。”
-
17
分房減口
- 成語拼音:
- fēn fáng jiǎn kǒu
- 成語解釋:
- 亦作“分身減口”。舊時荒年,為減輕家庭負擔,維持生計,人口多者每使部分外出逃荒,謂分房減口或分身減口。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楔子:“如今為這六料不收,上司言語,著俺分房減口。兄弟你守著祖業,俺兩口兒到他邦外府,趕熟去來。”
-
18
泣麟悲鳳
- 成語拼音:
- qì lín bēi fèng
- 成語解釋:
- ①古代以為麟是仁獸,天下太平時乃出現;又以為鳳鳥至乃圣人受命而王之兆。孔子因亂世獲麟而涕泣,又因鳳鳥不至而傷嘆。見《公羊傳·哀公十四年》、《論語·子罕》。后因以“泣麟悲鳳”為哀傷國家衰敗之典。②古琴操名。
- 成語出處:
- 孔子因亂世獲麟而涕泣,又因鳳鳥不至而傷。見《公羊傳·哀公十四年》、《論語·子罕》。
-
19
求榮賣國
- 成語拼音:
- qiú róng mài guó
- 成語解釋:
- 榮:榮華富貴。出賣國家的權益,謀求個人的名利權勢
- 成語出處: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26回:“康王用的俱是奸臣,求榮賣國之輩,如何保守得江山?”
* 關于出家人的成語 形容出家人的成語 描述出家人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