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動不動的成語 (248個)

    181

    前合后仰

    成語拼音:
    qián hé hòu yǎng
    成語解釋:
    前合:身體向前彎曲。后仰:身體往后仰。指身體前后晃。形容身體站立穩。亦作“前仰后合”。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醉寫赤壁賦》第一折:“可惜玉山頹,盡教恁金波漾,拼了個前合后仰。”
    182

    前途渺茫

    成語拼音:
    qián tú miǎo máng
    成語解釋:
    知將來采取什么行
    成語出處:
    茅盾《疲倦》:“剩下來還有什么呢?只覺得前途渺茫而已。”
    183

    前仰后合

    成語拼音:
    qián yǎng hòu hé
    成語解釋:
    形容身體大幅度地前后晃。多指大笑、酒醉、困倦時站立穩的樣子。
    成語出處:
    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東倒西歪,后合前仰,離席上,這酒興顛狂。”
    184

    牽衣肘見

    成語拼音:
    qiān yī zhǒu jiàn
    成語解釋:
    謂牽一下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蔽體。語本《莊子·讓王》:“曾子居衛……三日舉火,十年制衣,正冠而絕纓,捉襟而肘見,納屨而踵決。”
    成語出處:
    語出《莊子·讓王》:“曾子居衛……三日舉火,十年制衣,正冠而絕纓,捉襟而肘見,納屨而踵決。”
    185

    確鑿

    成語拼音:
    què záo bù yí
    成語解釋:
    能變。確實可靠;容懷疑。
    成語出處:
    186

    自安

    成語拼音:
    rén bù zì ān
    成語解釋:
    人心惶惶,定。
    成語出處:
    《魏書 慕容盛傳》:“于是上下震局,人自安,雖忠誠親戚,亦僉懷離貳。”
    187

    人荒馬亂

    成語拼音:
    rén huāng mǎ luàn
    成語解釋:
    形容局勢安。
    成語出處:
    魯迅《故事新編·理水》:“現在又是這么的人荒馬亂,交通方便。”
    188

    若烹小鮮

    成語拼音:
    ruò pēng xiǎo xiān
    成語解釋:
    意為治理大國要像煮小魚一樣。煮小魚,能多加攪,多攪則易爛,比喻治大國應當無為。后常用來比喻輕而易舉。
    成語出處:
    《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韓非子 解老》:“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貴靜,重變法。故曰:‘治大國者若烹小鮮。’”
    189

    人情恟恟

    成語拼音:
    rén qíng yì zhuó
    成語解釋:
    形容人心安。
    成語出處:
    《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寧康元年》:“是時,都下人情恟恟,或云欲誅王、謝,因移晉室。”
    190

    涉筆成雅

    成語拼音:
    shè bǐ chéng yǎ
    成語解釋:
    涉筆:筆,著筆;雅:雅致。指筆就雅致而落俗套
    成語出處:
    清·毛先舒《詩辯詆》第一卷:“于物無擇,而涉筆成雅;于思無豫,而往必造微。”
    191

    神出鬼沒

    成語拼音:
    shén chū guǐ mò
    成語解釋:
    像鬼神一樣變化無常。比喻用兵神奇迅速;變化莫測。現常比喻行出沒無常;可捉摸。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兵略訓》:“善者之也,神出而鬼行。”
    192

    神出鬼入

    成語拼音:
    shén chū guǐ rù
    成語解釋:
    出:出現。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形容出沒無常,可捉摸。后泛指行變化迅速。
    成語出處:
    《淮南子 兵略訓》:“善者之也,神出而鬼行。”
    193

    神出鬼行

    成語拼音:
    shén chū guǐ xíng
    成語解釋:
    出:顯露;沒:隱滅。形容行出沒無常,變化神奇,可捉摸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兵略論》:“善者之也,神出鬼行,星曜而玄逐。”
    194

    神魂蕩揚

    成語拼音:
    shén hún dàng yáng
    成語解釋:
    蕩:搖;揚:飛起。形容精神飄忽
    成語出處: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一卷:“添香侍者似風狂,執磐的頭陀呆了半晌,作法的者黎神魂蕩揚,顧那本師和尚,聒起那法堂。”
    195

    三日新婦

    成語拼音:
    sān rì xīn fù
    成語解釋:
    舊時過門三日之新婦,舉止得自專。因以喻行備受拘束者。
    成語出處:
    《梁書·曹景宗傳》:“今來揚州作貴人,得,路行開車幔,小人輒言可。閉置車中,如三日新婦。遭此邑邑,使人無氣。”
    196

    聲色俱厲

    成語拼音:
    shēng sè jù lì
    成語解釋:
    俱:全;都。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指人對滿的事表現得非常憤慨激
    成語出處:
    《晉書 明帝紀》:“大會百官而問溫嶠曰:‘皇太子何以德稱?’聲色俱厲,必欲使有言。”
    197

    首鼠兩端

    成語拼音:
    shǒu shǔ liǎng duān
    成語解釋:
    首鼠:躊躇決。在兩者之間猶豫決或定。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武安已罷朝,出止車門,召韓御史大夫載,怒曰:‘與長儒共一老禿翁,何為首鼠兩端。’”
    198

    首鼠模棱

    成語拼音:
    shǒu shǔ mó léng
    成語解釋:
    首鼠:躊躇決;模棱:含糊。形容猶豫決、
    成語出處:
    明·吾丘瑞《運甓記·太真絕裾》:“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若首鼠模棱,負恩報,汗顏人世者,非夫矣。”
    199

    隨物賦形

    成語拼音:
    suí wù fù xíng
    成語解釋:
    謂針對客觀事物本身的同形態給予形象生的描繪。
    成語出處:
    宋·蘇軾《畫水記》:“畫奔湍巨浪,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盡水之變,號稱神逸。”
    200

    首尾兩端

    成語拼音:
    shǒu wěi liǎng duān
    成語解釋:
    兩端:拿定主意。在兩者之間猶豫定。
    成語出處:
    《后漢書 西羌傳》:“初,饑五同種大豪盧匆,忍良等千余戶別留允街,而首尾兩端。”
    * 關于動不動的成語 形容動不動的成語 描述動不動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