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動不動的成語 (248個)
-
161
禮壞樂缺
- 成語拼音:
- lǐ huài yuè quē
- 成語解釋:
-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缺:殘破,廢缺。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 成語出處:
- 《梁書·徐勉傳》:“禮壞樂缺,故國異家殊,實宜以時修定,以為永準。”
-
162
拉拉扯扯
- 成語拼音:
- lā lā chě chě
- 成語解釋:
- 原指人和人之間的一種推拉動作。比喻不干脆;不痛快。現在常用來形容拉私人關系的不正之風。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0回:“黛玉將手一摔道:‘誰和你拉拉扯扯的!一天大似一天,還這么涎皮賴臉的。’”
-
163
魯莽滅裂
- 成語拼音:
- lǔ mǎng miè liè
- 成語解釋:
- 形容行動粗魯莽撞,做事草率,不負責任。
- 成語出處:
- 《莊子·則陽》:“君為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
-
164
流水不腐,戶樞不螻
- 成語拼音:
- liú shuǐ bù fǔ,hù shū bù lóu
- 成語解釋:
- 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同“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 成語出處:
-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盡數》:“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
-
165
禮樂崩壞
- 成語拼音:
- lǐ yuè bēng huài
- 成語解釋:
-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崩:敗壞。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書郭崇韜傳后》:“莊宗雖出夷狄,又承天下大亂,禮樂崩壞之際,然顧典禮人情,亦難其事。”
-
166
亂墜天花
- 成語拼音:
- luàn zhuì tiān huā
- 成語解釋:
- 比喻說話動人或文字精彩。多指話說得夸大或不切實際。
- 成語出處:
- 明·伏雌教主《醋葫蘆》第二回:“把個現在功德,說得亂墜天花,眼灼灼就似活現一般。”
-
167
莫措手足
- 成語拼音:
- mò cuò shǒu zú
- 成語解釋:
- 措:安放。手腳不知放到哪兒好。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付
- 成語出處:
- 《明史·楊守隨傳》:“天下嗷嗷,莫措手足。”
-
168
麋沸蟻聚
- 成語拼音:
- mí fèi yǐ jù
- 成語解釋:
- 麋:通“糜”,粥;聚:會集。比喻社會局勢動蕩,紛亂不堪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董卓傳》裴松之注引華嶠《漢書》:“無故移都,恐百姓驚動,麋沸蟻聚為亂。”
-
169
摩拳擦掌
- 成語拼音:
- mó quán cā zhǎng
- 成語解釋:
- 形容行動之前心情激動;情緒高昂;急不可待。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單刀會》第二折:“不是我十分強,硬主張,但題起廝殺呵,摩拳擦掌。”
-
170
明敲明打
- 成語拼音:
- míng qiāo míng dǎ
- 成語解釋:
- 指人說話直接與做事率直,不搞背后動作
- 成語出處:
-
171
漫條斯理
- 成語拼音:
- màn tiáo sī lǐ
- 成語解釋:
- 慢條斯理,形容動作緩慢,不慌不忙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公子正在那里檢點那些考具的東西,聽見老爺的話,便過來規規矩矩,漫條斯理的說道:‘這話還得請父親斟酌。’”
-
172
慢條斯理
- 成語拼音:
- màn tiáo sī lǐ
- 成語解釋:
- 形容說話做事動作緩慢;不慌不忙。
- 成語出處: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嘆批:“寫紅娘從張生邊來入閨中,慢條斯理,如不在意如在意。”
-
173
目眩魂搖
- 成語拼音:
- mù xuàn hún yáo
- 成語解釋:
- 眩:眼花;搖:擺動。眼花繚亂,心神不定。形容看到某種景象令人吃驚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明·顧大典《青衫記·郊游訪興》:“顧盼之間,目眩魂搖。”
-
174
馬足車塵
- 成語拼音:
- mǎ zú chē chén
- 成語解釋:
- 喻四處奔波,生活動蕩不定。
- 成語出處:
- 秋瑾《申江題壁》:“馬足車塵知己少,繁弦急管正聲稀。”
-
175
躡影藏形
- 成語拼音:
- niè yǐng cáng xíng
- 成語解釋:
- 謂行動詭秘,不露形跡。
- 成語出處:
- 《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晝即途中尋鬼路,躡影藏形恒夜游。”
-
176
蚍蜉撼大木
- 成語拼音:
- pí fú hàn dà mù
- 成語解釋:
- 撼:搖動。螞蟻想搖動大樹。比喻不自量力
- 成語出處:
- 宋·趙與時《賓退錄》第二卷:“蚍蜉撼大木,多見不知量也。”
-
177
蚍蜉撼大樹
- 成語拼音:
- pí fú hàn dà shù
- 成語解釋:
- 撼:搖動。螞蟻想搖動大樹。比喻不自量力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昌黎先生集·調張籍》:“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
178
蚍蜉撼樹
- 成語拼音:
- pí fú hàn shù
- 成語解釋:
- 蚍蜉:一種大螞蟻;撼:搖動。螞蟻搖動樹木;比喻不自量力;企圖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動搖破壞強大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
179
磐石之固
- 成語拼音:
- pán shí zhī gù
- 成語解釋:
- 比喻堅固不可動搖。
- 成語出處:
- 《晉書·陸機傳》:“裁其親疏之宜,使萬國相難,以成盤石之固。”
-
180
盤石之固
- 成語拼音:
- pán shí zhī gù
- 成語解釋:
- 比喻堅固不可動搖。
- 成語出處:
- 《晉書·陸機傳》:“于是乎立其封疆之典,裁其親疏之宜,使萬國相難,以成盤石之固。”
* 關于動不動的成語 形容動不動的成語 描述動不動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