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卷起的成語 (13個)
-
1
卷甲韜戈
- 成語拼音:
- juàn jiǎ tāo gē
- 成語解釋:
- 卷起鎧甲,收起武器。謂停止戰斗。
- 成語出處:
- 《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九年》:“故卷甲韜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當自退。”
-
2
卷土重來
- 成語拼音:
- juǎn tǔ chóng lái
- 成語解釋:
- 卷土:卷起塵土;形容人馬奔跑。比喻失敗之后重新集結力量反撲過來;或重新恢復勢力。
- 成語出處:
- 唐 杜牧《題烏江亭》詩:“勝敗兵家事不期,色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
3
席卷宇內
- 成語拼音:
- xí juǎn yǔ nèi
- 成語解釋:
- 席卷:像卷席子一樣卷起;宇內:四境之內。指橫掃或吞并疆域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過秦論》:“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
4
席卷八荒
- 成語拼音:
- xí juǎn bā huāng
- 成語解釋:
- 席卷:像卷席子一樣把東西卷起;八荒:八方荒遠的地方。形容力量強大,控制整個天下。
- 成語出處:
- 漢 賈誼《過秦論》:“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
5
卷甲倍道
- 成語拼音:
- juǎn jiǎ bèi dào
- 成語解釋:
- 卷起鎧甲,急速前進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孫武《孫子 軍事》:“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
-
6
旌旗卷舒
- 成語拼音:
- jīng qí juǎn shū
- 成語解釋:
- 舒:展開。戰旗隨風飄動,有時卷起,有時展開。比喻戰事持續。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魏書 傅嘏傳》:“掃除兇逆,芟荑遺寇,旌旗卷舒,日不暇給。”
-
7
捋袖揎拳
- 成語拼音:
- luō xiù xuān quán
- 成語解釋:
- 捋:拉起。揎:卷起袖子。拉起袖子,伸出拳頭。形容怒氣沖沖準備動武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元 金仁杰《追韓信》第四折:“前后軍兵緊相并,左右槍刀廄圍定。捋袖揎拳挺盔頂,破步撩衣扯劍迎。”
-
8
揎拳捋袖
- 成語拼音:
- xuān quán luō xiù
- 成語解釋:
- 揎:卷起袖子;捋:拉起。伸出拳頭,拉起袖子。形容怒氣沖沖準備動武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元·楊景賢《劉行首》第二折:“欺良壓善沒分曉,揎拳捋袖行兇暴。”
-
9
掀拳裸袖
- 成語拼音:
- xiān quán luǒ xiù
- 成語解釋:
- 高舉拳頭,卷起衣袖。表示心情激動。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七:“行酒之間,說著許多豪杰勾當,掀拳裸袖,只恨相見之晚。”
-
10
掩旗息鼓
- 成語拼音:
- yǎn qí xī gǔ
- 成語解釋:
- ①卷起軍旗,停擂戰鼓。指軍隊隱蔽行動,避免暴露目標。②比喻停止行動。
- 成語出處:
- 《明史·流賊傳·張獻忠》:“獻忠因得與山民市鹽芻米酪,收潰散,掩旗息鼓,益西走白羊山。”
-
11
攛拳攏袖
- 成語拼音:
- cuān quán lǒng xiù
- 成語解釋:
- 捏緊拳頭,卷起袖口。形容準備動武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35回:“出到大門外,汪為露還攛拳攏袖要打那侯小槐。”
-
12
捋臂揎拳
- 成語拼音:
- luō bì xuān quán
- 成語解釋:
- 捋:卷起;揎:拳打。卷起袖子,伸出拳頭,準備動手
- 成語出處: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7回:“為人性剛,喜則眉花眼笑,怒則捋臂揎拳,膽大心雄,頭高氣硬。”
-
13
裸袖揎衣
- 成語拼音:
- luǒ xiù xuān yī
- 成語解釋:
- 裸:裸露;揎衣:卷袖。卷起或捋起衣袖,裸露手臂
- 成語出處:
- 元·馬致遠《哨遍》:“當日先生沈醉,脫巾露頂,裸袖揎衣。”
* 關于卷起的成語 形容卷起的成語 描述卷起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