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厭惡的成語 (33個)
-
1
好逸惡勞
- 成語拼音:
- hào yì wù láo
- 成語解釋:
- 好:喜愛;逸:安閑;惡:討厭;憎恨。貪圖安逸;厭惡勞動。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郭玉傳》:“其為療也,有四難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難也;將身不謹,二難也;骨節不強,不能使藥,三難也;好逸惡勞,四難也。”
-
2
喜新厭舊
- 成語拼音:
- xǐ xīn yàn jiù
- 成語解釋:
- 厭:厭惡。喜歡新的;厭棄舊的。多指用情不專一。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不怕你有喜新厭舊的心腸,我自有移星換斗的手段。”
-
3
龜厭不告
- 成語拼音:
- guī yàn bù gào
- 成語解釋:
- 指屢加龜卜,致使龜靈厭惡,不再以吉兇告人。比喻很有效的東西,過度使用也會失靈。
- 成語出處:
- 《詩經·小雅·小旻》:“我龜既厭,不我告猶。”
-
4
深惡痛詆
- 成語拼音:
- shēn wù tòng dǐ
- 成語解釋:
- 深:很,十分;惡:厭惡;詆:詆毀。指對某人或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沸羹集·今日新文字運動所應取的路向》:“我們對于舊文字,應該不要那么時髦地一概的深惡痛詆。”
-
5
深惡痛恨
- 成語拼音:
- shēn wù tòng hèn
- 成語解釋:
- 深:很,十分;惡:厭惡。指對某人或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
- 成語出處:
- 巴金《談》:“倘使我對剝削人、壓迫人的制度并不深惡痛恨,那么我絕不會寫《家》《春》《秋》那樣的書。”
-
6
惡紫奪朱
- 成語拼音:
- wù zǐ duó zhū
- 成語解釋:
- 紫:古人認為紫是雜色;奪:亂;朱:大紅色,古人認為紅是正色。原指厭惡以邪代正。后以喻以邪勝正,以異端充正理。
- 成語出處:
- 《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
7
深惡痛疾
- 成語拼音:
- shēn wù tòng jí
- 成語解釋:
- 惡:厭惡;痛:痛恨。指對某人或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斯可謂之鄉愿矣” 宋 朱熹集注:“過門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見親就為幸,深惡而痛絕之也。”
-
8
深惡痛絕
- 成語拼音:
- shēn wù tòng jué
- 成語解釋:
- 深:很;十分;惡:厭惡;痛:痛恨;絕:極點。指對某人或對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斯可謂之鄉愿矣 宋 朱熹集注:“過門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見親就為幸,深惡而痛絕之也。”
-
9
痛深惡絕
- 成語拼音:
- tòng shēn wù jué
- 成語解釋:
- 極端痛恨、厭惡。
- 成語出處:
- 老舍《四世同堂》二二:“他似乎已痛深惡絕了大哥,因為大哥竟敢公然與冠家為敵,幫著錢默吟和金三爺到冠家叫鬧,打架。”
-
10
惡濕居下
- 成語拼音:
- wù shī jū xià
- 成語解釋:
- 厭惡潮濕卻住在低洼的的地方。比喻行動跟愿望相違背。
- 成語出處:
- 《孟子·公孫丑上》:“今惡辱而居不仁,是猶惡濕而居下住。”
-
11
眾惡必察
- 成語拼音:
- zhòng wù bì chá
- 成語解釋:
- 惡:憎惡;察:考察。大家都厭惡的,必須深入進行了解,才可以確信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衛靈公》:“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
12
愛生惡死
- 成語拼音:
- ài shēng wù sǐ
- 成語解釋:
- 愛:喜愛;惡:厭惡。喜愛生存,厭惡死亡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26回:“可見愛生惡死,亦是物之恒情。”
-
13
好諛惡直
- 成語拼音:
- hào yú wù zhí
- 成語解釋:
- 諛:奉承,諂媚;惡:厭惡。喜歡阿諛逢迎,厭惡直言勸諫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58回:“日事淫樂,好諛惡直,政事不修,群臣解體。”
-
14
疾惡如仇
- 成語拼音:
- jí è rú chóu
- 成語解釋:
- 疾:厭惡;憎恨;惡:指壞人壞事。痛恨壞人壞事像痛恨仇敵一樣。
- 成語出處:
- 漢 孔融《薦禰衡表》:“忠果正直,志懷霜月,見善若驚,疾惡如仇。”
-
15
戀生惡死
- 成語拼音:
- liàn shēng wù sǐ
- 成語解釋:
- 戀:愛慕不舍;惡:厭惡。貪戀生存,害怕死亡
- 成語出處: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94卷:“若戀生惡死,拒違變化,則神識錯亂,自失正業。”
-
16
惡不去善
- 成語拼音:
- wù bù qù shàn
- 成語解釋:
- 不因為厭惡某人而否定他的優點。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哀公五年》:“私仇不及公,好不廢過,惡不去善,義之經也。”
-
17
鷹化為鳩,眾鳥猶惡其眼
- 成語拼音:
- yīng huà wéi jiū,zhòng niǎo yóu wù qí yǎn
- 成語解釋:
- 鳩:斑鳩;憎:憎恨。鷹變化為斑鳩,其他的斑鳩仍厭惡它的目光。比喻外表變化,兇惡的本性不改,仍遭厭惡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鷹化為鳩,至于識者猶憎其眼。”
-
18
鷹化為鳩,猶憎其眼
- 成語拼音:
- yīng huà wéi jiū,yóu zēng qí yǎn
- 成語解釋:
- 鳩:斑鳩;憎:憎恨。鷹變化為斑鳩,其他的斑鳩仍厭惡它的目光。比喻外表變化,兇惡的本性不改,仍遭厭惡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鷹化為鳩,至于識者猶憎其眼。”
-
19
眾好眾惡
- 成語拼音:
- zhòng hào zhòng wù
- 成語解釋:
- 眾人喜愛或眾人厭惡。
- 成語出處:
- 《論語·衛靈公》:“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
20
貧嘴賤舌
- 成語拼音:
- pín zuǐ jiàn shé
- 成語解釋:
- 指話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厭惡。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5回:“黛玉道:‘什么詼諧!不過是貧嘴賤舌的討人厭罷了。’”
* 關于厭惡的成語 形容厭惡的成語 描述厭惡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