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發奮圖強的成語 (9個)
-
1
不毒不發
- 成語拼音:
- bù dú bù fā
- 成語解釋:
- 不受凌辱就不能發奮圖強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漁樵記》第四折:“你丈人搬調你渾家,故意的索休索離,大雪里趕你出去,男子漢不毒不發。”
-
2
發奮圖強
- 成語拼音:
- fā fèn tú qiáng
- 成語解釋:
- 下定決心,努力追求進步
- 成語出處:
- 《人民日報》1959.9.3:“發奮圖強、自力更生,對于落后隊貧困落后的面貌的改變,當然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
3
嘗膽臥薪
- 成語拼音:
- cháng dǎn wò xīn
- 成語解釋:
-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 成語出處:
-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
4
奮發圖強
- 成語拼音:
- fèn fā tú qiáng
- 成語解釋:
- 奮發:精神振作;情緒飽滿;圖:謀求。振作精神;謀求強盛。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科學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學工作者奮發圖強,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學高峰。”
-
5
聞雞起舞
- 成語拼音:
- wén jī qǐ wǔ
- 成語解釋:
- 一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形容有志報國之士奮發圖強;也比喻抓緊時間不懈努力。雞:雞鳴報曉。
- 成語出處:
- 《晉書 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
6
多難興邦
- 成語拼音:
- duō nàn xīng bāng
- 成語解釋:
- 邦:國家。國家多災多難,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激勵人民奮發圖強,戰勝困難,使國家強盛起來。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昭公四年》:“鄰國之難,不可虞也。或多難以固其國,啟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
-
7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成語拼音:
- 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 成語解釋:
- 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
- 成語出處:
- 《樂府詩集·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8
坐薪嘗膽
- 成語拼音:
- zuò xīn cháng dǎn
- 成語解釋:
- 指刻苦自勵,奮發圖強。
- 成語出處:
-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
9
坐薪懸膽
- 成語拼音:
- zuò xīn xuán dǎn
- 成語解釋:
- 坐臥在柴草上,懸膽嘗其味。比喻刻苦自勵,奮發圖強。
- 成語出處:
- 《金史 術虎筠壽傳》:“中都食盡,遠棄廟社,陛下當坐薪懸膽之日,奈何以球鞠細物動搖民間。”
* 關于發奮圖強的成語 形容發奮圖強的成語 描述發奮圖強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