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發射的成語 (8個)
-
1
百中百發
- 成語拼音:
- bǎi zhòng bǎi fā
- 成語解釋:
- 中:射中目標。發:發射。形容射箭、投擲或射擊準確,每次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從不落空。同“百發百中”。
- 成語出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一:“回陳桐聞腦后鸞鈴響處,料是飛虎趕來,掛下畫戟,取火龍標掌在手中,此標乃異人秘授,出手煙生,百中百發。”
-
2
百發百中
- 成語拼音:
- bǎi fā bǎi zhòng
- 成語解釋:
- 百:形容多;發:發射;也指射箭;中:正對上;恰恰合上。①指射箭技術高明;每次都能命中目標。②比喻料事準確;算計高明或做事有充分把握;絕不落空。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西周策》:“夫射柳葉者,百發百中,而不以善息。”
-
3
觸機便發
- 成語拼音:
- chù jī biàn fā
- 成語解釋:
- 機:弓弩上的發箭器。原指弓弩上的發箭器,一經觸發,箭便射出。后亦指人遇到機會便要發作。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韋思謙傳》:“吾狂鄙之性,假以雄權,觸機便發,固宜為身災也。”
-
4
拈弓搭箭
- 成語拼音:
- niān gōng dā jiàn
- 成語解釋:
- 拈:用手指夾住。一手握弓,一手將箭放在弦上,準備發射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5回:“張飛帶住馬,拈弓搭箭,回射馬超。”
-
5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 成語拼音:
- jiàn zài xián shàng,bù dé bù fā
- 成語解釋:
- 箭:弓箭;弦:弓上用以發箭的牛筋繩子。箭已搭在弦上,不得不發射。比喻事情到了不得不采取行動的時候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發。”
-
6
盤馬彎弓
- 成語拼音:
- pán mǎ wān gōng
- 成語解釋:
- 盤馬:騎著馬繞圈子跑;彎弓:拉弓準備發射。騎馬盤旋張弓欲射。比喻故作姿態而不付諸行動。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雉帶箭》詩:“將軍欲以巧伏人,盤馬彎弓惜不發。”
-
7
放空炮
- 成語拼音:
- fàng kōng pào
- 成語解釋:
- 發射出去的炮彈未擊中目標。比喻說話未達到目標
- 成語出處:
- 浩然《艷陽天》第七章:“你又放空炮,說空話,讓那些中農戶白白高興一場。”
-
8
炮火連天
- 成語拼音:
- pào huǒ lián tiān
- 成語解釋:
- 炮火:戰場上發射出的炮彈在爆炸后產生的火焰;連天:連接著天空。形容槍炮聲、光焰等與天空相接;戰爭十分激烈。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這不過演放兩三響已經就這樣了,何況炮火連天,親臨大敵呢,自然也要逃走了。”
* 關于發射的成語 形容發射的成語 描述發射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