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受到的成語 (158個)

    101

    目擩耳染

    成語拼音:
    mù rù ěr rǎn
    成語解釋:
    擩:通“濡”,沾染。因耳目經常接觸而感染,影響。亦作“耳濡目染”、“耳染目濡”、“目染耳濡”、“目濡耳染”。
    成語出處:
    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目擩耳染,不學以能。”
    102

    名重一時

    成語拼音:
    míng zhòng yī shí
    成語解釋: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廣泛重視。亦作“名震一時”、“名得當時”、“名噪一時”、“名傾一時”。
    成語出處: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卷二十七:“師住徑山時,名重一時,如侍郎張公子韶,狀元汪公圣錫少卿、馮公濟川俱問道。”
    103

    鳥獸率舞

    成語拼音:
    niǎo shòu shuài wǔ
    成語解釋:
    率:一起。飛鳥走獸一齊婆娑起舞。形容政治清明,鳥獸也感化
    成語出處:
    唐·韓愈《賀冊尊號表》:“曾不得與鳥獸率舞、蠻夷縱觀為比,銜酸抱痛,且恥且慚!”
    104

    寧折不彎

    成語拼音:
    nìng zhé bù wān
    成語解釋:
    本指白楊木外力作用,只會斷折,不會彎曲變形。后用來比喻寧可死也絕不屈服妥協。
    成語出處:
    《齊民要術 卷五 種榆白楊》:“白楊性甚勁直,堪為屋材,折則折矣,終不曲撓。”
    105

    破鼓亂人捶

    成語拼音:
    pò gǔ luàn rén chuí
    成語解釋:
    比喻人失勢大家的欺侮。
    成語出處:
    馮驥才《神鞭》:“好啊!破鼓亂人捶呀!等三爺把傻巴兒的辮子揪下來,就砸你的鋪子!”
    106

    潘郎車滿

    成語拼音:
    pān láng chē mǎn
    成語解釋:
    潘安的車上裝滿果子。形容美男子女性的青睞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劉孝標注引《語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
    107

    怦然心動

    成語拼音:
    pēng rán xīn dòng
    成語解釋:
    怦然:形容心跳。指由于某種事物的吸引;思想情感發生了變化。
    成語出處:
    戰國 楚 宋玉《九辯》:“私自憐兮何極,心怦怦兮諒直。”
    108

    蒲扇價增

    成語拼音:
    pú shàn jià zēng
    成語解釋:
    蒲扇:用香蒲編的扇子。形容某種東西因名人的使用而價格增長
    成語出處:
    《晉書·謝安傳》:“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師士庶競市,價增數倍。”
    109

    啟聵振聾

    成語拼音:
    qǐ kuì zhèn lóng
    成語解釋:
    聵:耳聾。使耳聾的人都振動和醒悟。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涂麻木的人,指力量強大
    成語出處:
    清·鄧顯鶴《鄒君墓志銘》:“居德善俗,啟聵振聾,儒者之效,匪徒言說。”
    110

    求全之毀

    成語拼音:
    qiú quán zhī huǐ
    成語解釋:
    毀:毀謗。一心想保全聲譽,反而了毀謗。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111

    前人種德后人收

    成語拼音:
    qián rén zhòng dé hòu rén shōu
    成語解釋:
    德:德行。指上輩的人有德行,后輩的人會恩惠
    成語出處:
    明·馮惟敏《商調·集賢賓·歸田自壽》:“恰才個繞蝸居編菊籬,又報道步蟾宮折桂手,端的是前人種德后人收。”
    112

    軟刀子

    成語拼音:
    ruǎn dāo zǐ
    成語解釋:
    比喻使人在不知不覺中損害和腐蝕的手段
    成語出處:
    魯迅《集外集拾遺·老調子已經唱完》:“我們的老調子,也就是一把軟刀子。”
    113

    辱門敗戶

    成語拼音:
    rǔ mén bài hù
    成語解釋:
    指敗壞門風,使家族差異辱。
    成語出處:
    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一折:“哥哥,俺是甚等樣人家,著他辱門敗戶。”
    114

    染神亂志

    成語拼音:
    rǎn shén luàn zhì
    成語解釋:
    謂思想迷惑擾亂。
    成語出處: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西山曰:‘此人大非端士,筆頭雖寫得數句詩,所謂本心不正,脈理皆邪,讀之將恐染神亂志,非徒無益。’某佩服其言。”
    115

    日削月朘

    成語拼音:
    rì xuē yuè juān
    成語解釋:
    朘:縮小,減少。日日削減,月月縮小。形容逐漸縮小。也指時時搜刮。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董仲舒傳》:“民日削月朘,寖以大窮。”
    116

    如坐春風

    成語拼音:
    rú zuò chūn fēng
    成語解釋:
    如同坐在和煦的春風里;比喻良師的教育。
    成語出處:
    宋 朱熹《伊洛淵源錄》第四卷:“朱公掞見明道于汝州,逾月而歸。語人曰:‘光庭在春風中坐了一月。’”
    117

    四郊多壘

    成語拼音:
    sì jiāo duō lěi
    成語解釋:
    四郊營壘很多。本指頻繁地敵軍侵擾。形容外敵侵迫,國家多難。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四郊多壘,此卿大夫之辱也。”
    118

    恃強倚寵

    成語拼音:
    shì qiáng yǐ chǒng
    成語解釋:
    恃:倚仗;倚:仗恃。仗恃自己的手段高強和主人的寵愛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回:“爭奈這嫦娥恃強倚寵,賣弄新鮮題目。”
    119

    神色不驚

    成語拼音:
    shén sè bù jīng
    成語解釋:
    神色:神情。神情顯得沒有驚動而十分鎮定。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靈》卷十:“和尚當時被節度使拋向水中,神色不動,如今何得恁么地?”
    120

    身死名辱

    成語拼音:
    shēn sǐ míng rǔ
    成語解釋:
    辱:玷辱。人死了聲譽還了玷辱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6回:“但當以鄭忽標題,專寫三折,而未折證以魯桓公之求援,而反致身死名辱。”
    * 關于受到的成語 形容受到的成語 描述受到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