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受到的成語 (158個)

    121

    尸位病民

    成語拼音:
    shī wèi bìng mín
    成語解釋:
    尸位:居位而不做事。占著職位而無所作為,使人民損害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95回:“如有慢視民瘼者,定行揭帖上幾個,斷不叫這等尸位病民者,得以漏網。”
    122

    三徙成都

    成語拼音:
    sān xǐ chéng dōu
    成語解釋:
    相傳舜三度遷移,百姓慕德而從,所至處自成都邑。形容圣人處都百姓的擁戴。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徐無鬼》:“舜有膻行,百姓悅之,故三徙成都,至鄧之虛,而有十萬家。”
    123

    雖休勿休

    成語拼音:
    suī xiū wù xiū
    成語解釋:
    休:美善;休:贊美。雖然別人贊美但不能沾沾自喜
    成語出處:
    《尚書·呂刑》:“爾尚敬逆天命,以奉我一人,雖畏勿畏,雖休勿休。”
    124

    痛徹心腑

    成語拼音:
    tòng chè xīn fǔ
    成語解釋:
    徹:貫通,深造。痛楚深徹于心底臟腑。形容極大的傷害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三生》:“兩騍夾擊,痛徹心腑。”
    125

    拖兒帶女

    成語拼音:
    tuō ér dài nǚ
    成語解釋:
    拖:牽引。身邊帶著兒女。形容生活負擔重,生活水平影響或行動不方便
    成語出處: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拖兒帶女的,起五更,熬半夜,這是造的什么孽呀!”
    126

    天公不做美

    成語拼音:
    tiān gōng bù zuò měi
    成語解釋:
    天不成全美事。多指要進行的事情因刮風下雨而了影響
    成語出處:
    蔡東藩《慈禧太后演義》第13回:“偏偏天公不做美,疾風凄雨,徹夜飄零,把這般普天同慶的大喜事,未免減色三分。”
    127

    醍醐灌頂

    成語拼音:
    tí hú guàn dǐng
    成語解釋: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純酥油澆頭上。佛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 維摩詰經講經文》:“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共語似醍醐灌頂。”
    128

    桃李春風

    成語拼音:
    táo lǐ chūn fēng
    成語解釋:
    比喻學生良師的諄諄教誨。
    成語出處:
    宋·楊萬里《送劉童子》詩:“長成來奏三千牘,桃李春風冠集英。”
    129

    拖男挾女

    成語拼音:
    tuō nán xié nǚ
    成語解釋:
    拖:牽引;挾:夾在胳膊下。身邊帶著兒女。形容生活負擔重,生活水平影響或行動不方便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89回:“嚇得城外各關廂人等,拖男挾女,顧不得家私,都往州城中走。”
    130

    叨陪末座

    成語拼音:
    tāo péi mò zuò
    成語解釋:
    叨:謙詞,(好處);陪:奉陪;末座:席中最后的座位。這是人宴請的客氣話。
    成語出處:
    《儀禮·士冠禮》:“興,筵末坐啐醴。”
    131

    停滯不前

    成語拼音:
    tíng zhì bù qián
    成語解釋:
    停留下來不繼續前進。滯:滯留;停留不動;停滯:因為阻礙而不能順利地前進或發展。
    成語出處: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馬克思主義一定要向前發展,要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不能停滯不前。”
    132

    違恩負義

    成語拼音:
    wéi ēn fù yì
    成語解釋:
    違逆自己的恩人,有負其往日情義,使之傷害
    成語出處:
    《南齊書·扶南國傳》:“永不恭從,違恩負義,叛主之愆,天不容載。”
    133

    毋望之福

    成語拼音:
    wú wàng zhī fú
    成語解釋:
    指平白無故的災禍或損害。同“無妄之福”。
    成語出處:
    《史記 春申君傳》:“朱英謂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禍。’”
    134

    無妄之禍

    成語拼音:
    wú wàng zhī huò
    成語解釋:
    猶無妄之災。指平白無故的災禍或損害。
    成語出處:
    《戰國策 楚策四》:“世有無妄之福,又有無妄之禍。今君處無妄之世,以事無妄之主,安不有無妄之人乎。”《晉書 戴若思傳》:”自頃國遭無妄之禍,社稷有綴旒之危。“
    135

    毋望之禍

    成語拼音:
    wú wàng zhī huò
    成語解釋:
    指平白無故的災禍或損害。同“無妄之禍”。
    成語出處:
    《史記 春申君傳》:“朱英謂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禍。’”
    136

    小懲大誡

    成語拼音:
    xiǎo chéng dà jiè
    成語解釋:
    懲:懲罰;誡:警告,勸告。有小過失就懲戒,使教訓而不致犯大錯誤。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下》:“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
    137

    小懲大戒

    成語拼音:
    xiǎo chéng dà jiè
    成語解釋:
    懲:懲處。指稍加懲戒,使教訓而不致犯大錯誤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糊涂世界》第11卷:“不過借此小懲大戒,也叫你東家曉得點輕重,你們要告盡管去上告。”
    138

    心膽俱裂

    成語拼音:
    xīn dǎn jù liè
    成語解釋:
    嚇破了心和膽。形容極大的驚嚇。俱:都;裂:破開。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大37回:“竊念備漢朝苗裔,濫叼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綱紀崩摧,群雄亂國,惡黨欺君,備心膽俱裂。”
    139

    心膽皆碎

    成語拼音:
    xīn dǎn jiē suì
    成語解釋:
    嚇破了心和膽。形容極大的驚嚇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6回:“帝知事泄,心膽皆碎。”
    140

    心蕩神移

    成語拼音:
    xīn dàng shén yí
    成語解釋:
    一種超自然的力量作用激起強烈情緒,神魂顛倒,不能自持
    成語出處:
    張賢亮《青春期》:“一個可能是非常纏綿溫馨心蕩神移的情感交流過程,被簡化成直奔終極目標的繁殖行為。”
    * 關于受到的成語 形容受到的成語 描述受到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