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聽不到的成語 (20個)
-
1
杳不可聞
- 成語拼音:
- yǎo bù kě wén
- 成語解釋:
- 再也聽不到。形容聲音斷絕。
- 成語出處: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50回:“誰知秦敬宇在家,這孫蘭姬別要說見他的影響,你就再要聽他聲咳嗽也杳不可聞。”
-
2
雙豆塞耳
- 成語拼音:
- shuāng dòu sāi ěr
- 成語解釋:
- 塞:堵。兩粒豆子堵塞雙耳。指聽不到聲音。比喻不聽忠告
- 成語出處:
- 《陰符經·注》:“雙豆塞耳,不聞雷霆;一椒驚舌,不能立言。”
-
3
悄無聲息
- 成語拼音:
- qiǎo wú shēng xī
- 成語解釋:
- 悄:靜。靜悄悄的,聽不到任何聲音。指非常寂靜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34回:“此時再聽,就悄無聲息了。”
-
4
昏昏默默
- 成語拼音:
- hūn hūn mò mò
- 成語解釋:
- ①看不見聽不到的狀態。謂至道難見莫測。②迷糊,不知所以。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在宥》:“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
-
5
眼瞎耳聾
- 成語拼音:
- yǎn xiā ěr lóng
- 成語解釋:
- 看不見也聽不到。比喻對周圍情況完全不了解
- 成語出處:
- 京劇《平原作戰》第八場:“日本鬼子眼瞎耳聾,就靠漢奸給他當拐棍。”
-
6
悄無人聲
- 成語拼音:
- qiǎo wú rén shēng
- 成語解釋:
- 悄:靜。靜悄悄的,聽不到人的聲音。指非常寂靜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6回:“寶玉信步走入,只見湘簾垂地,悄無人聲。”
-
7
百聞不如一見
- 成語拼音:
- 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 成語解釋:
- 聞:聽。聽到一百次;也不如親眼見到一次。指多聽不如親眼看到更可靠或印象更深刻。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逾度,臣愿馳至金城,圖上方略。”
-
8
耳聞不如目見
- 成語拼音:
- 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
- 成語解釋:
- 耳朵聽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比喻親身感受比傳聞可靠。
- 成語出處:
- 漢 劉向《說苑 政理》:“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
9
聽而不聞
- 成語拼音:
- tīng ér bú wén
- 成語解釋:
- 聞:聽。聽了跟沒聽到一樣。形容不關心,不在意。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
10
耳聞不如眼見
- 成語拼音:
- ěr wén bù rú yǎn jiàn
- 成語解釋:
- 聽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實可靠。比喻親身感受比傳聞可靠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辛替否傳》:“臣嘗以為古之用度不時,爵賞不當,破家亡國者,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眼見。”
-
11
聞所不聞
- 成語拼音:
- wén suǒ bù wén
- 成語解釋:
- 聽到從未聽到過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越中無足與語,至生來,令我日聞所不聞。”
-
12
耳聞是虛,眼觀為實
- 成語拼音:
- ěr wén shì xū,yǎn guān wéi shí
- 成語解釋:
- 親自聽到的還不足為信,只有親眼看到的才是真實可靠的。
- 成語出處: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九回:“‘耳聞是虛,眼觀為實’,叔叔此時,且不要過于取笑侄女,請再去一訪,……那時再來取笑侄女,卻也未遲。”
-
13
耳濡目擊
- 成語拼音:
- ěr rǔ mù jī
- 成語解釋:
- 濡:沾濕。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 成語出處:
- 明 李東陽《劉公神道碑銘》:“古者重世臣將家,蓋其韜略技藝,耳濡目擊,有不習而能者。”
-
14
耳濡目及
- 成語拼音:
- ěr rǔ mù jí
- 成語解釋:
- 濡:沾濕。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開府介川毛公德政頌》:“凡此諸條,耳濡目及,默化陰孚,匪言可悉。”
-
15
耳濡目染
- 成語拼音:
- ěr rú mù rǎn
- 成語解釋:
- 濡:音如;沾濕;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目濡耳染,不學以能。”
-
16
耳染目濡
- 成語拼音:
- ěr rǎn mù rǔ
- 成語解釋:
- 染:沾染;濡:沾濕。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 成語出處: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27回:“一來也是秉賦了澆漓的薄氣,二來又離了忠厚的祖宗,耳染目濡,習就了那輕薄的態度。”
-
17
耳聞目染
- 成語拼音:
- ěr wén mù rǎn
- 成語解釋:
- 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 成語出處:
- 叢維熙《北國草》第一章:“由于他小時候在巴黎耳聞目染的結果,愛情比同齡的年輕人要早醒得多。”
-
18
耳習目染
- 成語拼音:
- ěr xí mù rǎn
- 成語解釋:
- 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 成語出處:
- 老舍《四世同堂》:“老人自幼生長在北平,耳習目染的和旗籍人學了許多規矩禮路。”
-
19
耳目一新
- 成語拼音:
- ěr mù yī xīn
- 成語解釋:
- 聽到、看到的跟以前不同;感到新鮮。形容事物的面貌有了顯著的變化。
- 成語出處:
- 北齊 魏收《魏書 河南王傳》:“齊人愛詠,咸日耳目更新。”
-
20
聞噎廢食
- 成語拼音:
- wén yē fèi shí
- 成語解釋:
- 聽到有人吃飯噎了一下,自己就連飯也不吃了。比喻因為怕出問題,索性不干。
- 成語出處:
- 明·袁宏道《袛園寺碑文》:“戚戚舍身,沾沾利益,遂欲絕口性命,塞路蔥嶺,此何異聞噎廢食,見蹶停驂者哉?”
* 關于聽不到的成語 形容聽不到的成語 描述聽不到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