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在位的成語 (12個)
-
1
飛龍在天
- 成語拼音:
- fēi lóng zài ti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帝王在位。語本《易·干》:“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孔穎達疏:“謂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
- 成語出處:
- 《周易·乾》:“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孔穎達疏:“謂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
-
2
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 成語拼音:
- xián zhě zài wèi,néng zhě zài zhí
- 成語解釋:
- 有賢德的人居于掌權的地位,有才能的人擔當合適的職務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公孫丑上》:“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國家閑暇,及是時,明其政刑。”
-
3
智藏瘝在
- 成語拼音:
- zhì cáng guān zài
- 成語解釋:
- 指賢人隱遁,病民之臣在位。
- 成語出處:
- 《書 召誥》:“厥終智藏瘝在。”周秉鈞易解:“紂政不善,賢者藏匿,病民者在位。”
-
4
都俞吁咈
- 成語拼音:
- dōu yú yù zhé
- 成語解釋:
- “吁”念xu1。皆為古漢語嘆詞。吁,不同意;咈,反對;都,贊美;俞,同意。《書·堯典》:“帝曰:‘吁!咈哉!’”又《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本以表示堯、舜、禹等討論政事時發言的語氣,后用以贊美君臣間論政之和洽。清·昭梿《嘯亭雜
- 成語出處:
- 《書·堯典》:“帝曰:‘吁!咈哉!’”又《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
-
5
宮鄰金虎
- 成語拼音:
- gōng lín jīn hǔ
- 成語解釋:
- 指小人在位,接近帝王,貪婪如金之堅,兇惡如虎之猛
- 成語出處:
- 漢 應劭《漢官儀》:“不制之臣,相與比周,比周者宮鄰金虎。宮鄰金虎,言小人在位,比周相進,與君為鄰。”
-
6
千載一彈
- 成語拼音:
- qiān zǎi yī dàn
- 成語解釋:
- 典出《漢書·王吉傳》:“吉與財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財公彈冠’,言其取舍同也。”吉,字子陽。后以“千載一彈”極言彼此交情深厚,甚為難得。
- 成語出處:
- 典出《漢書·王吉傳》:“吉與財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財公彈冠’,言其取舍同也。”吉,字子陽。
-
7
后來居上
- 成語拼音:
- hòu lái jū shàng
- 成語解釋:
- 居;處在。后來的人坐在了上面的位子。指后起的勝過先前的;后輩勝過前輩。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汲鄭列傳》:“陛下用群臣如積薪耳,后來者居上。”
-
8
膠鬲之困
- 成語拼音:
- jiāo gé zhī kùn
- 成語解釋:
- 膠鬲,商周時人,紂時因遭世亂,曾隱遁為商。《孟子·告子下》:“膠鬲舉于魚鹽之中。”后因以“膠鬲之困”指士人不在位而處于困難之境。
- 成語出處:
- 《孟子·告子下》:“膠鬲舉于魚鹽之中。”
-
9
人亡邦瘁
- 成語拼音:
- rén wáng bāng cuì
- 成語解釋:
- 《詩·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國殄瘁。”毛傳:“殄,盡;瘁,病也。”鄭玄箋:“賢人皆言奔亡,則天下邦國,將盡困窮。”后因以“人亡邦瘁”謂賢者不在位,國家因而衰敗。
- 成語出處:
- 《詩·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國殄瘁。”毛傳:“殄,盡;瘁,病也。”鄭玄箋:“賢人皆言奔亡,則天下邦國,將盡困窮。”
-
10
王貢彈冠
- 成語拼音:
- wáng gòng dàn guàn
- 成語解釋:
- 王:漢代王吉字子陽。貢:即貢禹。彈冠:拂去冠上的塵埃,喻將出來作官。比喻好朋友進退相隨,取舍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類相慶。亦作“王陽在位,貢公彈冠”。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蕭育傳》:“少與陣咸,朱博為友,著聞當世,往者有王陽、貢公,故長安語曰‘蕭、朱結綬,王、貢彈冠’,言其相薦達也。”
-
11
眾星拱北
- 成語拼音:
- zhòng xīng gǒng běi
- 成語解釋:
- 拱:環繞,拱衛;北:指北極星。天上眾星拱衛北辰。舊指有德的國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擁戴。
- 成語出處:
- 《論語·為政》:“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
12
眾星拱辰
- 成語拼音:
- zhòng xīng gǒng chén
- 成語解釋:
- 拱:環繞,拱衛。天上眾星拱衛北辰。指有德的國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擁戴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為政》:“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 關于在位的成語 形容在位的成語 描述在位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