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才的成語 (11個)
-
1
志大才疏
- 成語拼音:
- zhì dà cái shū
- 成語解釋:
- 志:抱負;疏:粗疏;薄弱。志向遠大;才能不足。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孔融傳》:“融負其高氣,志在靖難,而才疏意廣,迄無成功。”
-
2
意廣才疏
- 成語拼音:
- yì guǎng cái shū
- 成語解釋:
- 意:意愿,志向。志向遠大,但才能淺薄。指志大才疏。
- 成語出處:
- 宋·楊萬里《陳公墓志銘》:“臣素不識浚,亦聞其人意廣才疏,雖有勤王之節,安蜀之功,然其敗事亦不少。”
-
3
志大才短
- 成語拼音:
- zhì dà cái duǎn
- 成語解釋:
- 志:抱負。指人志向大而才能不夠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伯仁為人,志大而才短。”
-
4
志廣才疏
- 成語拼音:
- zhì guǎng cái shū
- 成語解釋:
- 猶志大才疏。
- 成語出處:
- 宋·李綱《奏陳利害札子》:“今浚之罪乃在于志廣才疏,力小任重,不能諮諏良策,而專于自用。”
-
5
才疏意廣
- 成語拼音:
- cái shū yì guǎng
- 成語解釋:
- 疏:粗疏;廣:廣大。才干有限而抱負很大。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孔融傳》:“融負其高氣,志在靖難,而才疏意廣,迄無成功。”
-
6
大才槃槃
- 成語拼音:
- dà cái pán pán
- 成語解釋:
- 槃槃:形容大的樣子。指有大才干的人。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下》劉孝標注引《續晉陽秋》:“大才槃槃謝家安。”
-
7
大才小用
- 成語拼音:
- dà cái xiǎo yòng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才使用不當,不能盡其才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7回:“你如今連個‘名世之數’都不肯出,真正大才小用了。”
-
8
博學宏才
- 成語拼音:
- bó xué hóng cái
- 成語解釋:
- 博:廣博;學:學問;宏:廣大;才:才能。學識廣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6回:“陛下在內檢一個博學宏才的,召他進來,面試一篇,不好再作區處。”
-
9
任重才輕
- 成語拼音:
- rèn zhòng cái qīng
- 成語解釋:
- 責任重大,才能薄弱。表示力不勝任。常作謙詞。
- 成語出處:
- 三國蜀 諸葛亮《與參軍掾屬教》:“任重才輕,故多闕漏。”
-
10
鴻漸之翼
- 成語拼音:
- hóng jiàn zhī yì
- 成語解釋:
- 鴻鵠憑借羽翼而高飛遠行,因以“鴻漸之翼”比喻大才;高才。
- 成語出處:
- 《漢書·公孫弘卜式等傳贊》:“公孫弘、卜式、兒寬皆以困于燕爵,遠跡羊豕之間,非遇其時,焉能致此位乎?”顏師古注引李奇曰:“漸,進也,鴻一舉而進千里者,羽翼之材也。弘等皆以大材初為俗所薄,若燕爵不知鴻志也。”
-
11
小試牛刀
- 成語拼音:
- xiǎo shì niú dāo
- 成語解釋:
- 稍微用一下宰牛的刀。比喻有大才的人在小事上試一下身手
- 成語出處:
-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簿書錢谷之余,小試牛刀,敢謂愛民如子弟。”
* 關于大才的成語 形容大才的成語 描述大才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