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天神的成語 (13個)
-
1
天神天將
- 成語拼音:
- tiān shén tiān jiàng
- 成語解釋:
- 神話中天神的兵將。指神奇的力量或所向無敵的軍隊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1回:“他們老遠的瞧著,一定當是天神天將來了,不要說是打強盜,就是去打外國人,外國人從來沒有見過,見了也是害怕的。”
-
2
神道設教
- 成語拼音:
- shén dào shè jiào
- 成語解釋:
- 神道:本指天教,即神明之理,后指關于鬼神禍福之說。利用鬼神迷信作為教育手段。
- 成語出處:
- 《易·觀》:“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圣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
3
口墜天花
- 成語拼音:
- kǒu zhuì tiān huā
- 成語解釋:
- 據《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序品》載,佛祖說法,感動天神,“六欲諸天及天子眾,以天福力雨種種華:優缽羅華,波頭摩華……于虛空中繽紛亂墜”,“天華亂墜滿虛空,眾香普熏于大會”。后遂以“口墜天花”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華,同“花”。
- 成語出處:
- 據《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序品》載,佛祖說法,感動天神,“六欲諸天及天子眾,以天福力雨種種華:優缽羅華,波頭摩華……于虛空中繽紛亂墜”,“天華亂墜滿虛空,眾香普熏于大會”。華,同“花”。
-
4
神怒人棄
- 成語拼音:
- shén nù rén qì
- 成語解釋:
- 棄:拋棄。指罪大惡極,以至天神震怒,被百姓拋棄
- 成語出處:
- 唐·柳澤《論時政書》:“權侔人主,威震天下,然怙侈滅德,神怒人棄。”
-
5
天地神明
- 成語拼音:
- tiān dì shén míng
- 成語解釋:
- 指上天和神靈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77回:“童貫在馬上以手加額,頂禮天地神明道:‘慚愧!脫得這場大難!’”
-
6
天王下界
- 成語拼音:
- tiān wáng xià jiè
- 成語解釋:
- 天王:天神;下界:下凡。比喻威嚴的吏役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95回:“若到鄉里愚百姓家,便是天王下界,黑煞神臨凡一般。”
-
7
神怒民痛
- 成語拼音:
- shén nù mín tòng
- 成語解釋:
- 痛:恨。天神憤怒,百姓痛恨。形容因作惡多端,引起極大憤怒
- 成語出處:
- 西漢·晏嬰《晏子春秋·外篇》:“不思謗讟,不憚鬼神,神怒民痛,無悛于心。”
-
8
神怒民怨
- 成語拼音:
- shén nù mín yuàn
- 成語解釋:
- 怨:怨恨。天神憤怒,百姓痛恨。形容因作惡多端,引起極大憤怒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68回:“師曠退,謂羊舌肸曰:‘神怒民怨,君不久矣!’”
-
9
神人共悅
- 成語拼音:
- shén rén gòng yuè
- 成語解釋:
- 神:神靈;悅:高興。天神和凡人都感到高興。形容太平景象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群仙朝圣》第三折:“第一來圣主更仁慈,第二來群仙添壽考,因此上神人共悅賀皇朝。”
-
10
神人鑒知
- 成語拼音:
- shén rén jiàn zhī
- 成語解釋:
- 鑒:審察。天神和凡人都察知
- 成語出處:
- 明·朱鼎《玉鏡臺記·新亭流涕》:“一點丹衷,神人鑒知。”
-
11
胡天胡帝
- 成語拼音:
- hú tiān hú dì
- 成語解釋:
- 胡:何;帝:指天神。什么是天,什么是帝。原形容服飾容貌像天神一樣美麗,后也表示尊敬崇仰。
- 成語出處:
- 《詩經 鄘風 君子偕老》:“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
12
絕地天通
- 成語拼音:
- jué dì tiān tōng
- 成語解釋:
- 絕:斷絕。斷絕天神降落地上,地神升到天上。指使天地各得其所,人于其間建立固定的秩序紀綱
- 成語出處:
- 《尚書·呂刑》:“乃命重黎,絕地天通,罔有降格。”
-
13
天高聽卑
- 成語拼音:
- tiān gāo tīng bēi
- 成語解釋:
- 卑:低下。原指上天神明可以洞察人間最卑微的地方。舊時稱好的帝王了解民情。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宋微子世家》:“天高聽卑。君有君人之言三,熒惑宜有動。”
* 關于天神的成語 形容天神的成語 描述天神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