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寡婦的成語 (14個)
-
1
寡婦鰥男
- 成語拼音:
- guǎ fù guān nán
- 成語解釋:
- 寡:寡婦;鰥:鰥夫。死了丈夫的女人和無妻的成年男子。指孤男寡女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只鸞孤鳳,霎時間交仗成雙;寡婦鰥男,一席話搬唆捉對。”
-
2
孤子寡婦
- 成語拼音:
- gū zǐ guǎ fù
- 成語解釋:
- 指男子死后遺留的孩子和婦女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宋玉《高堂賦》:“孤子寡婦,寒心酸鼻。”
-
3
孤兒寡婦
- 成語拼音:
- gū ér guǎ fù
- 成語解釋:
- 死了父親的孩子,死了丈夫的婦女。泛指失去親人,無依無靠者。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陳龜傳》:“戰夫身膏沙漠,居人首系馬鞍。或舉國掩尸,盡種灰滅,孤兒寡婦,號哭城空,野無青草。”
-
4
矜寡孤獨
- 成語拼音:
- guān guǎ gū dú
- 成語解釋:
- 矜:同“鰥”,老而無妻的人;寡:寡婦;孤:孤兒;獨:獨身。泛指沒有勞動力而又獨居無靠的人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禮運》:“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
5
寡鵠孤鸞
- 成語拼音:
- guǎ hú gū luán
- 成語解釋:
- 孤鸞:無偶的友鸞,比喻死去了配偶的男子;寡鵠:比喻寡婦。指失偶的男女。
- 成語出處:
- 漢·王褒《洞簫賦》:“孤雌寡鶴,娛優乎其下兮。”
-
6
孤鸞寡鵠
- 成語拼音:
- gū luán guǎ hú
- 成語解釋:
- 孤鸞:無偶的友鸞,比喻死去了配偶的男子;寡鵠:比喻寡婦。指失偶的男女。
- 成語出處:
- 漢·王褒《洞簫賦》:“孤雌寡鶴,娛優乎其下兮。”
-
7
撫孤恤寡
- 成語拼音:
- fǔ gū xù guǎ
- 成語解釋:
- 恤:救濟。指養育孤兒,救助寡婦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鳴鳳記·桑林奇遇》:“守經行權,各有其時,撫孤恤寡,存乎一念。”
-
8
憐孤惜寡
- 成語拼音:
- lián gū xī guǎ
- 成語解釋:
- 憐:哀憐,同情;惜:憐惜。憐憫同情孤苦無依的孤兒寡婦
- 成語出處:
- 明·徐元《八義記·趙宣訓子》:“憐孤惜寡念貧窮,今日收留我運通。”
-
9
文君新醮
- 成語拼音:
- wén jūn xīn jiào
- 成語解釋:
- 醮:舊指女子出嫁,這里指再嫁。原指漢代卓文君嫁司馬相如事。后指寡婦再嫁。
- 成語出處:
-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既罷,相如乃使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
-
10
恤孤念寡
- 成語拼音:
- xù gū niàn guǎ
- 成語解釋:
- 恤:體恤,周濟。救濟孤兒,關心寡婦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來生債》第二折:“據居士恤孤念寡,敬老憐貧,世之少有也。”
-
11
孀妻弱子
- 成語拼音:
- shuāng qī ruò zǐ
- 成語解釋:
- 寡婦和年幼的孤兒。
- 成語出處:
- 《列子·湯問》:“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
-
12
恤孤念苦
- 成語拼音:
- xù gū niàn kǔ
- 成語解釋:
- 恤:體恤,周濟。救濟孤兒,關懷寡婦
- 成語出處:
- 宋·吳自牧《夢梁錄·恤貧濟老》:“數中有好善積德者,多是恤孤念苦,敬老憐貧。”
-
13
嫠不恤緯
- 成語拼音:
- lí bù xù wěi
- 成語解釋:
- 寡婦不怕織得少,而怕亡國之禍。舊時比喻憂國忘家。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四年》:“嫠不恤其緯,而憂宗周之隕,為將及焉。”
-
14
嫠緯之憂
- 成語拼音:
- lí wěi zhī yōu
- 成語解釋:
- 嫠:寡婦;緯:織物的橫線。指為國憂慮
- 成語出處:
- 宋·文天祥《癸亥上皇帝書》:“臣何敢追尤往事,上瀆圣聰,獨方來計,則嫠緯之憂,不能忘情焉。”
* 關于寡婦的成語 形容寡婦的成語 描述寡婦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