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屈己的成語 (9個)
-
1
毀方瓦合
- 成語拼音:
- huǐ fāng wǎ hé
- 成語解釋:
- 毀去棱角,與瓦礫相合。喻屈己從眾,君子為道不遠離于人。語出《禮記·儒行》:“慕賢而容眾,毀方而瓦合,其寬裕有如此者。”鄭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與眾人小合也。”宋俞文豹《吹劍錄》:“故《儒行》欲毀方瓦合,《老子》欲和光同塵。”后指毀棄自己的原則,迎合世俗
- 成語出處:
- 語出《禮記·儒行》:“慕賢而容眾,毀方而瓦合,其寬裕有如此者。”鄭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與眾人小合也。”
-
2
謙謙下士
- 成語拼音:
- qiān qiān xià shì
- 成語解釋:
- 下:屈己尊人。指謙虛恭敬地對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葉憲祖《鸞鎞記·挫權》:“縱是當朝元宰,也須要謙謙下士為嘉。”
-
3
謙遜下士
- 成語拼音:
- qiān xùn xià shì
- 成語解釋:
- 下:屈己尊人。指謙虛恭敬地對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韋玄成傳》:“少好學,修父業,尤謙遜下士。”
-
4
謙以下士
- 成語拼音:
- qiān yǐ xià shì
- 成語解釋:
- 下:屈己尊人。指謙虛恭敬地對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 成語出處:
- 唐·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豈不由重諾好賢、謙以下士得也。”
-
5
折節待士
- 成語拼音:
- zhé jié dài shì
- 成語解釋:
- 指屈己待人。
- 成語出處:
- 《周書 邵廣傳》:“時晉公護諸子及廣弟杞國公亮等,服玩侈靡,逾越制度,廣獨率由禮則,又折節待士,朝野以是稱焉。”
-
6
折節下謀士
- 成語拼音:
- zhé jié xià móu shì
- 成語解釋:
- 折節:屈己下人;下:屈己尊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見識有能力的人
- 成語出處:
- 唐·儲光羲《貽鼓吹李丞》:“折節下謀士,深心論客卿。”
-
7
折節下士
- 成語拼音:
- zhé jié xià shì
- 成語解釋:
- 折節:屈己下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見識有能力的人。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志·袁紹傳》:“紹有姿貌威容,能折節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與交焉。”
-
8
折節下賢人
- 成語拼音:
- zhé jié xià xián rén
- 成語解釋:
- 折節:屈己下人;下:屈己尊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見識有能力的人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
-
9
知人下士
- 成語拼音:
- zhī rén xià shì
- 成語解釋:
- 知:識別。下士:屈己尊人。能識別人才并禮賢下士。
- 成語出處:
- 明·李贄《焚書·復麻城人書》:“以此見真正高陽酒徒之能知人下士,識才尊賢又如此。”
* 關于屈己的成語 形容屈己的成語 描述屈己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