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節下士的意思 折節下士的讀音和出處
- 折
- 節
- 下
- 士
- 成語名稱:
- 折節下士
- 成語拼音:
- [zhé jié xià shì]
- 成語解釋:
- 折節:屈己下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見識有能力的人。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志·袁紹傳》:“紹有姿貌威容,能折節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與交焉。”
- 成語例句:
- 清·李斗《揚州畫舫錄·虹橋錄上》:“累官至大冢宰,折節下士,天下多稱之。”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尊重有知識的人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摺節下士
- 英文翻譯:
- treat lowly but talented one with due respect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折節下士”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三國志的成語 三國成語 人物品質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折節 下人 屈己 尊重 見識 能力
“折節下士”的單字解釋
【折】:[shé]1.斷(多用于長條形的東西):樹枝折了。桌子腿撞折了。2.虧損:折本兒。折耗。3.姓。[zhé]1.斷;弄斷:骨折。把樹枝折斷了。2.損失:損兵折將。3.彎;彎曲:曲折。百折不撓。4.回轉;轉變方向:轉折。剛走出大門又折了回來。5.折服:心折。6.折合;抵換:折價。折賬。折變。7.買賣貨物時,照標價減去一個數目,減到原標價的十分之幾叫做幾折或幾扣,例如標價一元的減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減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對折。打九折。8.元雜劇每一個劇本分為四折,一折相當于后來的一場。9.漢字中有曲折的筆畫,形狀有“乛乚?乙”等。10.姓。11.折疊:折扇。折尺。她把信折好,裝在信封里。12.折子:奏折。存折兒。[zhē]1.翻轉:折跟頭。2.倒(dào)過來倒過去:水太熱,用兩個碗折一折就涼了。
【節】:[jié]1.物體段與段之間連接的地方:竹節。關節。2.段落:章節。3.量詞。表示分段的物體:兩節煙筒。4.節日;時令:國慶節。清明節。5.事項:禮節。細節。6.限制;儉省:節制。開源節流。7.刪略:節本。節錄。8.操守:節操。晚節。9.古代出使外國所持的憑證:持節。10.國際通用的航海速度單位。每小時航行1海里(約合1.852千米)稱為1節。海水流速和魚雷速度也多按節計算。[jiē]〔節骨眼兒〕〈方〉比喻緊要的、能起決定作用的環節或時機。骨(gu)。
【下】:1.方位詞。位置在低處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級低的:下等。下級。下策。下品。3.方位詞。次序或時間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為例。4.向下面:下達。下行。5.方位詞。表示屬于一定范圍、情況、條件等:名下。部下。在黨的領導下。在這種情況下。6.表示當某個時間或時節:時下。節下。年下。7.用在數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兩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處到低處:下山。下樓。順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發布;投遞:下命令。下通知。下戰書。12.去;到(處所):下鄉。下車間。下館子。13.退場:八一隊的五號下,三號上。這一場戲你應該從右邊的旁門下。14.放入:下種。下面條。下本錢。下網撈魚。15.進行(棋類游藝或比賽):下圍棋。咱們下兩盤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裝。把敵人的槍下了。把窗戶下下來。17.做出(言論、判斷等):下結論。下批語。下定義。18.低于;少于:參加大會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兩、幾”后面,表示本領、技能:他真有兩下。就這么幾下,你還要逞能?‖也說下子。20.表示由高處到低處:坐下。躺下。傳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間,能容納:坐得下。這個劇場能容下上千人。這間屋子太小,睡不下六個人。22.表示動作的完成或結果:打下基礎。定下計策。準備下材料。
【士】: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間的階層。3.士人:士農工商。4.軍人:士兵。士氣。5.某些國家軍人的一級,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術人員:醫士。護士。技士。助產士。7.對人的美稱:烈士。勇士。女士。8.姓。
“折節下士”的近義詞
“折節下士”的相關成語
“折節下士”的關聯成語
折字的成語
節字的成語
下字的成語
士字的成語
折開頭的成語
節開頭的成語
下開頭的成語
士開頭的成語
zhe的成語
jie的成語
xia的成語
shi的成語
zjxs的成語
折節什么什么的成語
折什么下什么的成語
折什么什么士的成語
什么節下什么的成語
什么節什么士的成語
什么什么下士的成語
“折節下士”造句
曹操對有高尚情操的忠義之士如此屈已相待,折節下士,而對那些人品低下,人格卑劣者不僅鄙視,而且即使幫了大忙也對他們殺之不赦。
紹有姿貌威容,能折節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與交焉。
累官至大冢宰,折節下士,天下多稱之。
少折節下士,知名當世,文武雙全,英氣勃發。
少年折節下士,知名當世,文武雙全,英氣勃發。
這么折節下士,鴛鴦從頭到尾地“不語”,就沒答理過,最后還是她自己找臺階下,說人家“怕臊”,要去找人家“老子娘”。
袁紹自少喜結交當時上層社會的豪爽之士,少年折節下士,知名當世,文武雙全,英氣勃發。
察既居形勝之地,折節下士,樹恩百姓,勇俠之士多附之,境內稱治。
袁紹四世三公,雄踞河朔,名震天下,實力強盛,并且能折節下士。
二是對有高尚人格,忠貞氣節的志士仁人傾心欽慕,甚至不惜屈己相待,折節下士。
* 折節下士的意思 折節下士的成語解釋 折節下士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