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屏屏的成語 (25個)
-
1
屏聲斂息
- 成語拼音:
- píng shēng liǎn xī
- 成語解釋:
- 形容靜悄悄不出聲息。《論語·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漢·蔡邕《表賀錄換誤上章謝罪》:“臣邕怔營慚怖,屏氣累息,不知所自投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八回:“連連~,不敢作聲。”
- 成語出處:
- 《論語·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漢·蔡邕《表賀錄換誤上章謝罪》:“臣邕怔營慚怖,屏氣累息,不知所自投處。”
-
2
雀屏中選
- 成語拼音:
- què píng zhòng xuǎn
- 成語解釋:
- 雀屏:畫有孔雀的門屏。指得選為女婿。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高祖竇皇后傳》:“乃于門屏畫二孔雀,諸公子有求婚者,輒與兩箭射之,潛約中目者許之。前后數十輩莫能中。高祖后至,兩發各中一目。毅大悅,遂歸于我帝。”
-
3
重跡屏氣
- 成語拼音:
- zhòng jì píng qì
- 成語解釋:
- 見“重足屏氣”。
- 成語出處:
- 《北齊書·酷吏傳·盧裴》:“又伺察官人罪失,動即奏聞,朝士見之,莫不重跡屏氣,皆目之為盧校事。”《北史·恩幸傳·穆提婆》:“令萱則自太后以下,皆受其指麾;提婆則唐邕之徒,皆重跡屏氣。”
-
4
屏氣不息
- 成語拼音:
- bǐng qì bù xī
- 成語解釋:
- 屏氣:抑制呼吸。閉住氣不呼吸,形容敬謹畏懼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鄉黨》:“屏氣似不息者。”
-
5
屏氣斂息
- 成語拼音:
- bǐng qì liǎn xī
- 成語解釋:
- 指因心情緊張或注意力集中,暫止住了呼吸。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8回:“瞿耐庵道:‘太太說得是,說得是。’連連屏氣斂息,不敢作聲。”
-
6
錦屏射雀
- 成語拼音:
- jǐn píng shè què
- 成語解釋:
- 錦屏:畫有孔雀的絲織門屏。指得選為女婿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高祖太穆皇后竇氏傳》:“乃于門屏畫二孔雀,諸公子有求婚者,輒與兩箭射之,潛約中目者許之。前后數十輩莫能中。高祖后至,兩發各中一目。毅大悅,遂歸于我帝。”
-
7
斂容屏氣
- 成語拼音:
- liǎn róng bǐng qì
- 成語解釋:
- 斂容:收起笑容,態度變得嚴肅。屏氣:閉住氣不敢出聲。比喻有所畏懼而恭敬謹慎,不敢稍微放肆。
- 成語出處:
- 《論語·鄉黨》:“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
8
斂色屏氣
- 成語拼音:
- liǎn sè bǐng qì
- 成語解釋:
- 收起笑容,屏住呼吸。形容謹慎畏懼,不敢放肆
- 成語出處:
- 宋 歐陽修《江寧府句容縣令贈尚書兵部員外郎王公墓志銘》:“縣之奸豪,皆斂色屏氣,指權相戒,不可犯公法。”
-
9
斂聲屏息
- 成語拼音:
- liǎn shēng píng xī
- 成語解釋:
- 見“斂聲屏氣”。
- 成語出處:
- 周立波《李大貴觀禮》:“三十萬軍民斂聲屏息地傾聽領袖莊嚴洪亮的宣告。”
-
10
屏聲靜氣
- 成語拼音:
- píng shēng jìng qì
- 成語解釋:
- 見“屏聲斂息”。
- 成語出處:
- 冰心《我們太太的客廳》:“門外兩個白長衫黑緞子坎肩的仆人,屏聲靜氣的在伺候傳遞著湯水。”
* 關于屏屏的成語 形容屏屏的成語 描述屏屏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