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字組詞 屏的詞語
屏字的常見組詞有:屏幕、屏障、熒屏、銀屏、屏風、屏息、熒光屏、屏蔽、開屏、屏退、屏氣、屏藩、畫屏、屏除、圍屏、屏條、屏棄、插屏、掛屏、熒屏、網屏、銀屏、插屏兒、屏門、屏聲、屏絕、屏斥、屏營、網屏、大插屏,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屏字的意思
píng|bǐng [bīng]〔屏營〕惶恐;惶惑不知所措。《后漢書·清河孝王慶傳》:“夙夜屏營,未知所立。”[píng]1.遮擋:屏風。2.字畫的條幅:四扇屏。[bǐng]1.放棄;排除:屏棄。2.抑制(呼吸):屏息靜聽。
含有屏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屏幕 | 1.猶屏帳。 2.顯像管殼的一個組成部分。里層涂有熒光粉,當電子撞擊屏幕時就發出光點可顯示出波形或圖像等。 辭典解釋屏幕 píng mù ㄆㄧㄥˊ ㄇㄨˋ 螢幕。為映像管殼的一部分,用來顯現影像的玻璃鏡面,里層涂有螢光粉,當受到影像管中電子槍射出的電子撞擊時,就發生光點,而成可見的影像。 英語 screen (TV, computer or movie)?德語 Bildschirm (S, Mil)?法語 écran (TV)? |
屏障 | 亦作“屏鄣 ”。屏風。泛指遮蔽、阻擋之物。保護,遮蔽。辭典解釋屏障 píng zhàng ㄆㄧㄥˊ ㄓㄤˋ 用來擋風或隔開、遮掩房室的用具。清.王猷定〈湯琵琶傳〉:「值寇亂,負母鬻食兵間,耳目聾瞽,鼻漏,人不可邇,召之者,隔以屏障,聽其聲而已。」也作「屏門」、「屏風」。 近義詞樊籬像屏風一樣有遮蔽保衛作用的東西,通常指山嶺、島嶼、河流或大型物體等。 《三國演義.第五九回》:「曹仁引軍夾河立寨,將糧草車輛穿連,以為屏障。」 英語 protective screen德語 Unterstand (S)?, Schutzwand 法語 écran protecteur, paravent |
熒屏 | 熒屏,熒幕 yíngpíng,yíngmù 電視接收機的屏幕。又稱“銀屏”。通常亦指電視觀眾朋友,下面的節目是熒屏之窗,請欣賞辭典解釋熒屏 yíng píng ㄧㄥˊ ㄆㄧㄥˊ 大陸地區指電視螢光幕。 |
銀屏 | 銀屏 yínpíng(1) 電視接收機的熒光屏銀屏內外(2) 又稱“熒屏” |
屏風 | 室內陳設。用以擋風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畫。即荇菜。又名鳧葵,莖呈紫色。中草藥防風的別名。辭典解釋屏風 píng fēng ㄆㄧㄥˊ ㄈㄥ 室內用來擋風或隔間、遮蔽的用具。形狀像門,有單扇、多扇之分,可以折疊。一般用木頭、竹子、塑膠做框,蒙上布或鑲上玉石。古人的屏風,與今略有不同,主要在于它重量輕,便于移動,無扇的形式,作長方形,下面大多沒有腳,屏風上面裱有字畫。《史記.卷七十五.孟嘗君傳》:「孟嘗君侍客坐語,而屏風后常有侍史,主記君所與客語。」也作「屏門」、「屏障」。 |
屏息 | 抑制住呼吸。形容注意力專注或恐懼:屏息靜聽|屏息注視。辭典解釋屏息 bǐng xí ㄅㄧㄥˇ ㄒㄧˊ 抑止呼吸,止住聲息。 唐.陳鴻〈長恨傳〉:「方士屏息斂足,拱手門下。」 《新五代史.卷三六.義兒傳.李存進傳》:「魏人屏息畏之。」 英語 hold one's breath法語 retenir son souffle, retenir son haleine |
熒光屏 | 1.一種涂有能產生熒光物質的屏幕。示波器和電視機等都有此裝置,用來顯示波形或圖像。 辭典解釋熒光屏 yíng guāng píng ㄧㄥˊ ㄍㄨㄤ ㄆㄧㄥˊ 大陸地區指電視螢光幕。 |
屏蔽 | 屏蔽 píngbì(1) (2) 屏障;遮蔽又無門關閉,四邊插荊棘以為屏蔽。——《三國演義》辭典解釋屏蔽 píng bì ㄆㄧㄥˊ ㄅㄧˋ 遮蔽、護衛。 《漢書.卷四一.樊噲傳》:「令項莊拔劍舞座中,欲擊沛公,項伯常屏蔽之。」 《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又無門關閉,四邊插荊棘以為屏蔽。」 近義詞障蔽英語 to screen, to block (sth or sb)?, to shield, (protective)? shield德語 Abschirmung 法語 déverminer, blindage |
開屏 | 開屏 kāipíng 雄孔雀張開尾部,如屏風一般,叫開屏 |
屏退 | 排除;斥退。猶引退。辭典解釋屏退 bǐng tuì ㄅㄧㄥˇ ㄊㄨㄟˋ 斥退,叫人避開。 《隋書.卷一三.音樂志上》:「圣人造樂,導迎和氣,惡情屏退,善心興起。」 《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帝乃屏退左右,泣諭詡曰:『卿能憐漢朝,救朕命乎?』」 英語 to send away, to dismiss (servants etc)?, to retire from public life |
屏氣 | 抑止呼吸。形容謹慎畏懼的樣子。辭典解釋屏氣 bǐng qì ㄅㄧㄥˇ ㄑㄧˋ 抑止呼吸,不能出聲。形容敬謹畏懼的樣子。《論語.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后漢書.卷七七.酷吏傳.陽球傳》:「球既誅甫,復欲以次表曹節等,乃敕中都官從事曰:『且先去大猾,當次案豪石。』權門聞之,莫不屏氣。」也作「屏息」。 |
屏藩 | 1.屏風和藩籬。《詩.大雅.板》:"價人維藩,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鄭玄箋:"王當用公卿諸侯及宗室之貴者為屏藩垣翰,為輔弼,無疏遠之。"后用"屏藩"比喻衛國的重臣。 2.比喻四周的疆土或防御設施。 辭典解釋屏藩 píng fán ㄆㄧㄥˊ ㄈㄢˊ 遮蔽、保護。如:「長城在漢、魏時代是屏藩中原的重要建筑。」也作「屏翰」、「藩屏」。 |
畫屏 | 有畫飾的屏風。《新唐書?后妃傳上?太穆竇皇后》:“﹝父毅﹞畫二孔雀屏間,請昏者使射二矢,陰約中目則許之……高祖最后射,中各一目,遂歸于帝。”后以“畫屏”為擇婿之典。在屏條上作畫。辭典解釋畫屏 huà píng ㄏㄨㄚˋ ㄆㄧㄥˊ 以畫裝飾的屏風。 唐.韋莊〈奉和觀察郎中春暮憶花言懷見寄四韻之什〉:「落花帶雪埋芳草,春雨和風濕畫屏。」 《聊齋志異.卷三.道士》:「于筵下,兩女對舞,長衣亂拂,香塵四散;舞罷,斜倚畫屏。」 在屏風面上作畫。 比喻選擇女婿。參見「雀屏中選」條。 明.葉憲祖《鸞?記.第二五出》:「我羨你玉京游方少年,我羨你畫屏間多妙選。」 |
屏除 | 1.排除;除去。 2.指放逐。 3.南朝齊東昏侯出游時,所經之處,屏逐百姓,家室皆空,巷陌懸幔為高置仗人防守,謂之"屏除"。見《南齊書.東昏侯紀》。 辭典解釋屏除 bǐng chú ㄅㄧㄥˇ ㄔㄨˊ 除去、排除。 《論語.堯曰》:「尊五美,屏四惡。」 宋.邢昺.疏:「子張問其政術,孔子答曰:『當尊崇五種美事,屏除四種惡事,則可也。』」 唐.白居易〈閑居自題戲招宿客〉詩:「解綬收朝佩,褰裳出野船;屏除身外物,擺落世間緣。」 英語 to get rid of, to dismiss, to brush aside法語 Se débarrasser de, renvoyer, repousser |
圍屏 | 可以折疊的屏風。 辭典解釋圍屏 wéi píng ㄨㄟˊ ㄆㄧㄥˊ 可以環繞障蔽的屏風。 宋.吳文英〈柳梢青.翠幛圍屏〉詞:「翠幛圍屏。留連迅景,花外油亭。」 《紅樓夢.第七一回》:「共有十六家有圍屏,十二架大的,四架小的炕屏。」 |
屏條 | 書畫條幅,通常以四幅或八幅合成一組。 辭典解釋屏條 píng tiáo ㄆㄧㄥˊ ㄊㄧㄠˊ 成組的書畫條幅,以四幅或八幅一組為最常見。 如:「這次拍賣會場上名家所書的屏條,引發買家注目。」 |
屏棄 | 廢棄。辭典解釋屏棄 bǐng qì ㄅㄧㄥˇ ㄑㄧˋ 拋棄、丟掉。 《書經.泰誓下》:「屏棄典刑,囚奴正士。」 《晉書.卷二五.輿服志》:「高旗有日月之象,式視有威儀之選,衣兼鞙珮,衡載鳴和,是以閑邪屏棄,不可入也。」 近義詞放棄 |
插屏 | 幾案上的一種擺設。于鏡框中插入圖畫或大理石﹑彩繪瓷版等,下有座架。 辭典解釋插屏 chā píng ㄔㄚ ㄆㄧㄥˊ 一種用于擺設的工藝品。類似單扇的小屏風,下面有座臺,上插有圖畫或大理石的玻 璃框。 墻壁間懸掛的玻璃框,內裝字畫。 |
掛屏 | (~兒)貼在帶框的木板上或者鑲在鏡框里的屏條。辭典解釋掛屏 guà píng ㄍㄨㄚˋ ㄆㄧㄥˊ 鑲貼在有框的木板上或鏡框里的屏條。 室內壁上的裝飾品,多為木框中鑲玻璃或圖畫。 |
熒屏 | 熒屏,熒幕 yíngpíng,yíngmù 電視接收機的屏幕。又稱“銀屏”。通常亦指電視觀眾朋友,下面的節目是熒屏之窗,請欣賞辭典解釋熒屏 yíng píng ㄧㄥˊ ㄆㄧㄥˊ 大陸地區指電視螢光幕。 英語 fluorescent screen, TV screen德語 Fernshebildschirm 法語 écran, télévision |
分類查看組詞
屏字組詞(2個字)
屏幕
屏障
熒屏
銀屏
屏風
屏息
屏蔽
開屏
屏退
屏氣
屏藩
畫屏
屏除
圍屏
屏條
屏棄
插屏
掛屏
熒屏
網屏
銀屏
屏門
屏聲
屏絕
屏斥
屏營
網屏
屏處
鶴屏
屏圍
屏廁
屏號
樹屏
條屏
蕭屏
屏棄
號屏
屏籌
屏竄
牆屏
屏選
屏鏡
壽屏
屏條
屏墻
竄屏
屏幃
連屏
屏營
屏蹟
屏放
屏輔
驅屏
屏對
屏幅
畫屏
圍屏
屏擁
內屏
屏事
屏祗
屏山
屏帳
屏閾
軒屏
戶屏
屏語
屏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