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履險的成語 (5個)
-
1
履險若夷
- 成語拼音:
- lǚ xiǎn ruò yí
- 成語解釋:
- 見“履險如夷”。
- 成語出處:
- 《晉書·姚萇載記》:“董率大眾,履險若夷,上下咸允,人盡死力。”
-
2
履險如夷
- 成語拼音:
- lǚ xiǎn rú yí
- 成語解釋:
- 走在危險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樣。比喻平安地渡過困境。
- 成語出處:
- 清 鄭觀應《盛世危言 獄囚》:“而從此周道坦坦,履險如夷矣。”
-
3
履險蹈危
- 成語拼音:
- lǚ xiǎn dǎo wēi
- 成語解釋:
- 謂經歷危險。
- 成語出處:
- 《明史·外國傳·日本》:“外夷修貢,履險蹈危,來遠,所費實多。”
-
4
涉危履險
- 成語拼音:
- shè wēi lǚ xiǎn
- 成語解釋:
- 涉:經歷;履:踩踏。身涉危難,經歷險阻。形容闖過重重困難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度尚傳》:“磐身嬰甲胄,涉危履險,討擊兇患,斬駗渠帥,余盡鳥竄冒遁,還奔荊州。”
-
5
雕虎焦原
- 成語拼音:
- diāo hǔ jiāo yuán
- 成語解釋:
- 《尸子》:“中黃伯曰:余左執太行之而右搏雕虎。”又:“莒國有石焦原者,廣尋,長五十步,臨百仞之溪,莒國莫敢近也。有以勇見莒子者,獨卻行劑踵焉。”后以“雕虎焦原”謂壯士履險。
- 成語出處:
- 《尸子》:“中黃伯曰:余左執太行之獶而右搏雕虎。”又:“莒國有石焦原者,廣尋,長五十步,臨百仞之谿,莒國莫敢近也。有以勇見莒子者,獨卻行劑踵焉。”
* 關于履險的成語 形容履險的成語 描述履險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