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竅的成語 (4個)
-
1
冥頑不化
- 成語拼音:
- míng wán bù huà
- 成語解釋:
- 冥頑:昏庸頑鈍,愚鈍無知。指人十分愚鈍不開竅
- 成語出處:
- 馮德英《山菊花》上部第11章:“本想叫你回心轉意,改惡從善,不料你如此無禮,冥頑不化。”
-
2
曠若發矇
- 成語拼音:
- kuàng ruò fā méng
- 成語解釋:
- 曠:開朗;矇:眼睛失明。眼前突然開朗。比喻人頭腦開竅,明達起來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應璩《與從弟君苗君胄書》:“閑者此游,喜歡無量,登芒濟河,曠若發矇。”
-
3
曠若發蒙
- 成語拼音:
- kuàng ruò fā méng
- 成語解釋:
- 曠:空曠;開闊。蒙:眼睛失明。眼前突然開闊明朗,好像雙目失明的人忽然看見了東西。亦比喻使人頭腦忽然開竅,明達起來。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應璩《與從弟君苗君胄書》:“閑者此游,喜歡無量,登芒濟河,曠若發蒙。”
-
4
茅塞頓開
- 成語拼音:
- máo sè dùn kāi
- 成語解釋:
- 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開通了。形容原來心里好像被茅草堵塞著;現在一下開竅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閑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 關于開竅的成語 形容開竅的成語 描述開竅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