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形容的成語 (8284個)

    221

    不費吹灰之力

    成語拼音:
    bù fèi chuī huī zhī lì
    成語解釋:
    事情做起來非常易,不花一點力氣。
    成語出處:
    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17回:“他因聽見老殘一封書去,撫臺便這樣的信從,若替他辦那事,自不費吹灰之力。”
    222

    白發千丈

    成語拼音:
    bái fà qiān zhàng
    成語解釋:
    頭發既白且長,表示人因愁思過重而顏衰老。
    成語出處:
    唐 李白《秋浦歌》詩:“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223

    白發朱顏

    成語拼音:
    bái fà zhū yán
    成語解釋:
    顏:臉色。頭發斑白,臉色通紅。老人光煥發
    成語出處:
    明 無名氏《漁樵閑話》第二折:“綠衣黃里顛倒用,白發朱顏喜怒看。”
    224

    八公草木

    成語拼音:
    bā gōng cǎo mù
    成語解釋:
    將八公山的草木視為敵人。心情極為緊張和恐懼
    成語出處:
    《晉書·苻堅載記下》:“(苻)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顧謂融曰:‘此亦勁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
    225

    卑躬屈節

    成語拼音:
    bēi gōng qū jié
    成語解釋:
    卑躬:低頭彎腰;屈節:屈辱節操。毫無骨氣,低聲下氣地討好奉承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記》第57回:“單道臺至此方才卑躬屈節的口稱:‘職道才進來,因見大帥公事,所以不敢驚動。’”
    226

    卑躬屈膝

    成語拼音:
    bēi gōng qū xī
    成語解釋:
    卑躬:低頭彎腰;屈膝:彎曲膝蓋;指下跪。沒有骨氣;諂媚;討好的無恥象。
    成語出處:
    宋 魏了翁《鶴山文集 江陵州叢蘭精舍記》:“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雖謝安石之賢也,而猶不能免。”
    227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成語拼音:
    bā gōng shān shàng,cǎo mù jiē bīng
    成語解釋:
    將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當作是士兵。極度驚恐,疑神疑鬼。
    成語出處:
    《晉書 苻堅載記下》:“(苻)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顧謂融曰:‘此亦勁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
    228

    百花齊放

    成語拼音:
    bǎi huā qí fàng
    成語解釋:
    百花:泛指各種花卉;齊:同時。①各種各樣的花卉同時開花。②現常比喻藝術上的不同式和風格的自由發展。也文化藝術和各行業蓬勃發展的繁榮景象。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顧在此著棋,哪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齊放。”
    229

    變化無常

    成語拼音:
    biàn huà wú cháng
    成語解釋:
    常:常規;準則。事物任意變化;沒有一定的規則。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天下》:“忽漠無,變化無常。”
    230

    不遑暇食

    成語拼音:
    bù huáng xiá shí
    成語解釋:
    沒有時間吃飯。工作緊張、辛勤。
    成語出處:
    《書 無逸》:“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萬民。”孔穎達疏:“遑亦暇也。重言之者,古人自有復語。猶云‘艱難’也。”一說,沒有閑暇時間從地吃飯。
    231

    百口莫辯

    成語拼音:
    bǎi kǒu mò biàn
    成語解釋:
    莫:不能;辯:辯白。即使有一百張嘴也辯白不清。不管怎樣辯白也說不清楚。
    成語出處:
    清 俞樾《右臺仙館筆記 大虹村》:“細細幻以挫辱之耳,然自此百口莫辯矣。”
    232

    博覽古今

    成語拼音:
    bó lǎn gǔ jīn
    成語解釋:
    博:廣博。廣泛閱讀古今書籍。學問淵博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成帝紀贊》:“博覽古今,受直辭。”
    233

    白面書生

    成語拼音:
    bái miàn shū shēng
    成語解釋:
    白面:白凈;書生:念書人。①年紀輕、知識淺薄、閱歷不深的讀書人。②也泛指相貌姣好、白凈的年輕讀書人。
    成語出處:
    《宋書 沈慶之傳》:“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有濟?”
    234

    八面圓通

    成語拼音:
    bā miàn yuán tōng
    成語解釋:
    為人處事圓滑,處處應付周全。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記》第38回:“第二要嘴巴會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見了官場說官場上的話,見了生意人說生意場中的話,真正要八面圓通,十二分周到,方能當得此任。”
    235

    百年樹人

    成語拼音:
    bǎi nián shù rén
    成語解釋:
    百年:時間長;樹:栽培;造就;人:指人才。人才的培養不易;需要很長時間。也指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
    成語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236

    鼻青臉腫

    成語拼音:
    bí qīng liǎn zhǒng
    成語解釋:
    鼻子發青,臉都腫起來,被打得很慘
    成語出處: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44回:“這惡賊原想著是個暗算,趁著軍官作下揖去,不能防備,這一腳定然鼻青臉腫。”
    237

    不忍卒讀

    成語拼音:
    bù rěn zú dú
    成語解釋:
    卒:盡,完。不忍心讀完。常用以文章內悲慘動人。
    成語出處:
    清 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閩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聯,一字一淚,如泣如訴,令人不忍卒讀。”
    238

    不失圭撮

    成語拼音:
    bù shí guī cuō
    成語解釋:
    圭撮:量詞,六栗為一圭,十圭為一撮。數量準確。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律歷志上》:“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239

    百無是處

    成語拼音:
    bǎi wú shì chù
    成語解釋:
    猶言一無是處。全都是錯的,沒有一點對的地方。
    成語出處:
    宋 辛棄疾《浣溪沙 漫興作》詞:“一似舊時春意思,百無是處老骸,也曾頭上帶花來。”
    240

    包羞忍辱

    成語拼音:
    bāo xiū rěn rǔ
    成語解釋:
    包:包人有忍辱含垢的大氣量
    成語出處:
    明·王廷訥《獅吼記》:“在家做小伏低,好似啞子吃了黃連在心里苦,到人前包羞忍辱。”
    * 關于形容的成語 形容形容的成語 描述形容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