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形容的成語 (8284個)

    261

    才貌雙全

    成語拼音:
    cái mào shuāng quán
    成語解釋:
    人的才學高;貌姣美。
    成語出處:
    明 洪楩《清平山堂話本 風月瑞仙亭》:“孩兒見他文章絕代,才貌雙全,必有榮華之日,因此上嫁了他。”
    262

    長篇大論

    成語拼音:
    cháng piān dà lùn
    成語解釋:
    冗長的篇幅;大而無當的言論。文章或講話過長;內空泛。也作“長篇大章”、“長談闊論”。
    成語出處:
    元 朱士凱《錄鬼簿序》:“樂府小曲,大篇長什,傳之于人,每不遺藁,故未以有就編焉。”
    263

    成群結隊

    成語拼音:
    chéng qún jié duì
    成語解釋:
    結成一群群;一隊隊。很多;自然給合在一起。也作“成群結伙”、“成群結伴”。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5回:“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結隊,飛奔而來,報說魏兵已到。”
    264

    成千上萬

    成語拼音:
    chéng qiān shàng wàn
    成語解釋:
    成:達到一定數量;上:達到一定程度或數量。累計成千;達到萬數。數量極多。也作“成千成萬”、“成千累萬”。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0回:“他看著那烏克齋、鄧和公這班人,一幫動輒就是成千累萬,未免就把世路人情看得易了。”
    265

    猜拳行令

    成語拼音:
    cāi quán xíng lìng
    成語解釋:
    劃拳行酒令。宴飲歡暢。猜拳:飲酒時兩人同時伸出手指并說一數,如數與兩人伸出手指的總數相符為勝,輸者罰酒。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七:“汪秀才解帶脫衣,盡情歡宴,猜拳行令,不存一毫跡。”
    266

    齒若編貝

    成語拼音:
    chǐ ruò biān bèi
    成語解釋:
    編:順次第排列;貝:貝殼。牙齒整齊潔白。
    成語出處:
    《漢書·東方朔傳》:“目若玄珠,齒若編貝。”
    267

    齒如齊貝

    成語拼音:
    chǐ rú qí bèi
    成語解釋:
    牙齒整齊潔白。貝,白色螺殼。
    成語出處:
    《莊子·盜跖》:“唇如激丹,齒如含貝。”
    268

    出人頭地

    成語拼音:
    chū rén tóu dì
    成語解釋:
    原意是讓這個人高出一頭。后超過一般人或高人一等。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與梅圣俞書》:“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
    269

    綽然有余

    成語拼音:
    chuò rán yǒu yú
    成語解釋:
    綽然:寬裕的樣子。非常寬裕,態度從,不慌不忙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道壹道人好整飾音辭。”南朝·梁·劉孝標注:“馳騁游說,言固不虛。唯茲壹公,綽然有余。”
    270

    措手不及

    成語拼音:
    cuò shǒu bù jí
    成語解釋:
    措手:著手處理;應付;不及:來不及。著手處理已來不及了。事情來得突然;來不及應付。
    成語出處:
    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二卷:“打脊的髡徒,怎恁么措手不及早攛過我?”
    271

    扯順風旗

    成語拼音:
    chě shǔn fēng qí
    成語解釋:
    隨風擺動,順勢迎合,奉承別人。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記》第三十五回:“每到一處先替他向人報告,說這位就是唐觀察;有些扯順風旗的,亦就一口一聲的觀察。”
    272

    長身玉立

    成語拼音:
    cháng shēn yù lì
    成語解釋:
    玉立:比喻體態修美。女子身材苗條、膚色潔白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31回:“前一個長身玉立,濃眉大眼……,后一個豐鬋,光彩照人。”
    273

    蠶頭燕尾

    成語拼音:
    cán tóu yàn wěi
    成語解釋:
    書法起筆凝重,結筆輕疾。
    成語出處:
    宋·趙佶《宣和畫譜·顏真卿》“惟其忠貫白日,識高天下,故精神見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學,乃求其似之末,以謂蠶頭燕尾,僅乃得之。”
    274

    翠消紅減

    成語拼音:
    cuì xiāo hóng jiǎn
    成語解釋:
    女子姿減退。
    成語出處:
    宋·柳永《八聲甘州》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275

    草行露宿

    成語拼音:
    cǎo xíng lù sù
    成語解釋:
    走在野草里,睡在露天下。走遠路的人艱苦和匆忙的情
    成語出處:
    《晉書 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饑凍,死者十七八。”
    276

    吃硬不吃軟

    成語拼音:
    chī yìng bù chī ruǎn
    成語解釋:
    好言好語不聽從,態度一強硬,反使屈從了。人的外強中干,欺軟怕硬。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記》第十七回:“戴大理囑咐他的一番話,說胡統領的為人,吃硬不吃軟。
    277

    鶉衣鵠面

    成語拼音:
    chún yī hú miàn
    成語解釋:
    破爛的衣服,瘦削的面窮苦落魄之狀。
    成語出處:
    清·捧花生《畫舫馀譚》:“嘗見某者,鶉衣鵠面,行泮宮前。”
    278

    措顏無地

    成語拼音:
    cuò yán wú dì
    成語解釋:
    措:安放;顏:臉,面子。臉沒地方擱。極為慚愧羞愧
    成語出處:
    明·陳汝元《金蓮記·釋憤》:“逐臣吹毛洗垢,自知積罪如山;學士排難解紛,反使措顏無地。”
    279

    綽有余暇

    成語拼音:
    chuò yǒu yú xiá
    成語解釋:
    綽:寬,緩;暇:空閑。態度從,不慌不忙的樣子
    成語出處:
    《北史·魏收傳》:“我綽有余暇,山立不動。”
    280

    綽有余裕

    成語拼音:
    chuò yǒu yú yù
    成語解釋:
    態度從,不慌不忙的樣子。后也指能力、財力足夠而有剩余。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余裕哉?”
    * 關于形容的成語 形容形容的成語 描述形容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