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形容的成語 (8284個)

    281

    搽脂抹粉

    成語拼音:
    chá zhī mǒ fěn
    成語解釋:
    指化妝打扮。今亦用于掩飾、遮蓋。
    成語出處:
    清 彭養鷗《黑籍冤魂》第19回:“每日起來,搽脂抹粉,那臉上的煙色,還可遮得過去。”
    282

    處之泰然

    成語拼音:
    chǔ zhī tài rán
    成語解釋:
    處:處理;對待;之:代詞。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處理事情不慌不忙;沉著鎮定。也指對事情無動于衷。也作“泰然處之”。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宋 朱熹注:“顏子之貧如此,而處之泰然,不以害其樂。”
    283

    代拆代行

    成語拼音:
    dài chāi dài xíng
    成語解釋:
    拆:拆開,指拆閱來電來文;行:發出。一般指首長不在時由專人負責代理拆閱和審批、處理公文。權力極大。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記》第九回:“其時撫臺請病假,各事都由藩司代拆代行。”
    284

    多愁善感

    成語拼音:
    duō chóu shàn gǎn
    成語解釋:
    善:易;好(hào);感:傷感。易發愁、傷感。人感情脆弱。
    成語出處:
    茅盾《幻滅》二:“是同情于這個不相識的少婦呢,還是照例的女性的多愁善感,連她自己也不明白。”
    285

    東扯西拉

    成語拼音:
    dōng chě xī lā
    成語解釋:
    說話離題,沒有中心。
    成語出處:
    《官場現記》第五三回:“制臺問了幾句話,虧他東扯西拉,居然沒有露出馬腳。”
    286

    大敵當前

    成語拼音:
    dà dí dāng qián
    成語解釋:
    當:面對、正在。強大的敵人就在前面。表示面對危難;處于嚴重的關頭。常用以局勢嚴重;不忽視。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吳漢傳》:“大敵在前,而公傷臥、眾心懼矣。”
    287

    獨斷獨行

    成語拼音:
    dú duàn dú xíng
    成語解釋:
    行事專斷,不考慮別人的意見。作風不民主。
    成語出處:
    閎《西學東漸記》第19章:“予已預備隨時辭職,以便足下獨斷獨行。”
    288

    對答如流

    成語拼音:
    duì dá rú liú
    成語解釋:
    回答問話像流水一樣流暢迅速。對問話的內熟悉;反應敏捷;口才極好。
    成語出處:
    唐 黃滔《龜洋靈感禪院東塔和尚碑》:“和尚蓋行高而言寡,是日對答如流。”
    289

    大度汪洋

    成語拼音:
    dà dù wāng yáng
    成語解釋:
    大度:氣量大;汪洋:深廣。人有度量,能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43回:“妹子細觀姐姐舉止,直是大度汪洋,器宇不凡,將來必有非常奇遇。”
    290

    膽大心細

    成語拼音:
    dǎn dà xīn xì
    成語解釋:
    辦事果斷,考慮周密。
    成語出處:
    魯迅《書信集 致羅清楨》:“我是主張青年發表作品,要‘膽大心細’的,因為心若不細,便易走入草率的路。”
    291

    獨斷專行

    成語拼音:
    dú duàn zhuān xíng
    成語解釋:
    斷:決斷;做決定。獨自作出決定;自己想怎樣做就怎樣做。行事不民主。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記》:“在他卻不免有點獨斷獨行,不把督撫放在眼里。”
    292

    吊兒郎當

    成語拼音:
    diào er láng dāng
    成語解釋:
    不整;作風散漫;態度不嚴肅或不認真等。
    成語出處:
    豐子愷《口中剿匪記》:“到后來它們作惡太多,個個變壞,歪斜偏側,吊兒郎當,根本沒有替我服務。”
    293

    淡而無味

    成語拼音:
    dàn ér wú wèi
    成語解釋:
    淡:薄,與“濃”相對。菜肴因鹽少而沒有味道。亦泛指清淡無味。亦說話、寫文章內平淡,無趣味。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輯略》第四卷:“此工夫似淡而無味,然做時卻自有可樂。”
    294

    地負海涵

    成語拼音:
    dì fù hǎi hán
    成語解釋:
    謂大地負載萬物,海洋納百川。包羅萬象,含蘊豐富。語本唐韓愈《南陽樊紹述墓志銘》:“其富若生蓄,萬物必具,海含地負,放恣橫從,無所統紀。”語本唐韓愈《南陽樊紹述墓志銘》:“其富若生蓄,萬物必具,海含地負,放恣橫從,無所統紀。”
    成語出處:
    語出唐·韓愈《南陽樊紹述墓志銘》:“其富若生蓄,萬物必具,海含地負,放恣橫從,無所統紀。”
    295

    斷梗飄蓬

    成語拼音:
    duàn gěng piāo péng
    成語解釋:
    梗:植物的枝莖;蓬:蓬蒿,遇風常吹折離根,飛轉不已。如同折斷的枝莖,飄飛的蓬蒿一般。人東奔西走,生活不固定。
    成語出處:
    宋 石季友《清平樂》:“自憐俗狀塵,幾年斷梗飄蓬。”
    296

    大含細入

    成語拼音:
    dà hán xì rù
    成語解釋:
    原指文章的內,既包涵天地的元氣,又概括了極微小的事物。文章博大精深。
    成語出處:
    漢·揚雄《解嘲》:“大者含元氣,細者入無間。”
    297

    丟盔撂甲

    成語拼音:
    diū kuī liào jiǎ
    成語解釋:
    丟:拋;盔:作戰用的金屬帽;甲:作戰用的金屬防護衣。吃了敗仗狼狽逃跑的情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四章:“許多人丟盔撂甲,礦帽不時碰落在煤堆中,慌亂得半天摸不著……”
    298

    丟盔棄甲

    成語拼音:
    diū kuī qì jiǎ
    成語解釋:
    盔:作戰時用的金屬防護帽;甲:作戰時穿的金屬防護衣。為了逃命;把盔和甲都丟掉了。打敗仗時逃命的狼狽情
    成語出處:
    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他在辦公室里被各種意外情況搞得丟盔棄甲,狼狽不堪的樣子。”
    299

    大模大樣

    成語拼音:
    dà mó dà yàng
    成語解釋:
    架子很大;旁若無人的樣子。②裝模作樣。擺出毫無拘束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 徐霖《繡襦記》:“這廝大模大樣,公然慢我的。”
    300

    奪門而出

    成語拼音:
    duó mén ér chū
    成語解釋:
    奪門:破門,奮力沖開門。猛然奮力沖開門出去。迫不及待。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記》第31回:“輕輕撥去門閂,拏在手中,預備當作兵器,可以奪門而出。”
    * 關于形容的成語 形容形容的成語 描述形容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