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得失的成語 (49個)
-
1
得失參半
- 成語拼音:
- dé shī cān bàn
- 成語解釋:
- 得失:得到與失去。得到的和失去的各一半。即得失相當。
- 成語出處:
-
2
小己得失
- 成語拼音:
- xiǎo jǐ dé shī
- 成語解釋:
- 小己:個人。指個人的得失。
- 成語出處:
-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小雅》譏小己之丟失,其流及上。”
-
3
雞蟲得失
- 成語拼音:
- jī chóng dé shī
- 成語解釋:
- 像雞啄蟲、人縛雞那樣的得失問題。比喻細微的事情;無關緊要的得失。
- 成語出處:
- 唐 杜甫《縛雞行》詩:“小奴縛雞向市賣,雞被縛急相喧爭。家中厭雞食蟲蟻,不知雞賣還遭烹。蟲雞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縛。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
-
4
患得患失
- 成語拼音:
- huàn dé huàn shī
- 成語解釋:
- 患:憂慮。沒有時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對個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計較。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
5
得失成敗
- 成語拼音:
- dé shī chéng bài
- 成語解釋:
- 指獲得與損失、成功與失敗
- 成語出處:
- 晉 陸機《五等諸侯論》:“得失成敗,備在典謨,是以其詳,可得而言。”
-
6
旋得旋失
- 成語拼音:
- xuán dé xuán shī
- 成語解釋:
- 很快得到,不久又失去。形容得失都很快。
- 成語出處:
- 吳玉章《榮縣獨立》:“十數州縣,但都旋得旋失,沒有得到鞏固。”
-
7
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 成語拼音:
- zì wǒ dé zhī,zì wǒ shī zhī
- 成語解釋:
- 從我手里得到的東西,又從我手里失去。比喻興敗無常或得失相抵
- 成語出處:
- 《梁書·邵陵王綸傳》:“高祖嘆曰:‘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復何恨。’”
-
8
佹得佹失
- 成語拼音:
- guǐ dé guǐ shī
- 成語解釋:
- 佹:出于偶然的。指得失出于偶然。
- 成語出處:
- 王闿運《銅官行寄章壽麟題舊感圖》詩:“憑君莫話艱難事,佹得佹失皆天意。”
-
9
利害得失
- 成語拼音:
- lì hài dé shī
- 成語解釋:
- 好處和壞處,得益和損失。
- 成語出處:
- 清·嶺南羽衣女士《東歐豪杰傳》第四回:“我雖然素有是志,可恨自己學問太淺,不能夠把那利害得失,詳詳密密說將出來,感動大眾,所以稽延至今,甚為憾事。”
-
10
自我得之,自我捐之
- 成語拼音:
- zì wǒ dé zhī,zì wǒ juān zhī
- 成語解釋:
- 捐:舍棄,拋棄。從我手里得到的東西,又從我手里失去。比喻興敗無常或得失相抵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魏其侯曰:‘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無所恨。’”
-
11
成敗得失
- 成語拼音:
- chéng bài dé shī
- 成語解釋:
- 得:得利。失:失利。成功與失敗,得到的與丟掉的。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步騭傳》:“成敗得失,皆如所慮,可謂守道見機,好古之士也。”
-
12
得失相半
- 成語拼音:
- dé shī xiāng bàn
- 成語解釋:
- 指利與弊同時存在,不相上下,基本相等。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吳書·全琮傳》:“今分兵捕民,得失相半,豈得謂全哉?”
-
13
得失在人
- 成語拼音:
- dé shī zài rén
- 成語解釋:
- 指人生的勝利失敗就取決與本人的努力與否。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
- 成語出處:
- 唐·陳子昂《與韋王虛己書》:“仆嘗竊不自量,謂以為得失在人,欲揭聞見,抗衡當代之士。”
-
14
雞蟲得喪
- 成語拼音:
- jī chóng dé sàng
- 成語解釋:
- 同“雞蟲得失”。
- 成語出處:
- 清·蔣士銓《臨川夢·不夢》:“雞蟲得喪成恩怨,鳥鼠因緣見短長。”
-
15
塞翁得馬
- 成語拼音:
- sāi wēng dé mǎ
- 成語解釋:
- 比喻得失無常,禍福相倚。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比目魚·耳熱》:“精神乏,安心要把驢兒跨,又誰知塞翁得馬,塞翁得馬。”
-
16
得馬失馬
- 成語拼音:
- dé mǎ shī mǎ
- 成語解釋:
- 謂世事多變,得失無常。典出《淮南子·人間訓》。
- 成語出處:
- 典出《淮南子·人間訓》。見“得馬生災”。
-
17
窮通得失
- 成語拼音:
- qióng tōng dé shī
- 成語解釋:
- 窮:不得志;通:暢達。遭遇的坎坷與順利,利益的得與失。指人生遭遇
- 成語出處:
- 清·胡泉《續題》:“快平生,窮通得失,悲歡笑罵假荒唐。”
-
18
榮辱得失
- 成語拼音:
- róng rǔ dé shī
- 成語解釋:
- 榮耀和恥辱,得到和失去
- 成語出處:
- 明·洪應明《菜根譚》:“此身常放在閑處,榮辱得失誰能差遣我?”
-
19
是非得失
- 成語拼音:
- shì fēi dé shī
- 成語解釋:
- 正確與錯誤,得到的與失去的。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辭免兼實錄院同修撰奏狀》:“不知所言,重念臣愚,素無史學,然于是非得失之故,實有善善惡惡之心。”
-
20
見物不取,失之千里
- 成語拼音:
- jiàn wù bù qǔ,shī zhī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見:遇到,看見;取:取得;失:失去。見到時不拿過來,以后再想要就更難辦了。形容不要錯失良機
- 成語出處:
- 明·張鳳翼《紅拂記·俊杰知時》:“呀,道兄差矣!豈不聞見物不取,失之千里,既遇明主,何必遠去?”
* 關于得失的成語 形容得失的成語 描述得失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