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心慌的成語 (10個)
-
1
心慌撩亂
- 成語拼音:
- xīn huāng liáo luàn
- 成語解釋:
- 心里慌張忙亂,心緒混亂。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九回:“卻才上胡梯,踏了個空,爭些兒跌了一交,因此心慌撩亂。”
-
2
意亂心慌
- 成語拼音:
- yì luàn xīn huāng
- 成語解釋:
- 心中驚慌忙亂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2回:“一旦有警,早已嚇得意亂心慌。”
-
3
心慌意亂
- 成語拼音:
- xīn huāng yì luàn
- 成語解釋:
- 心里慌亂;沒有主意。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孩兒自從接了電報之后,心慌意亂。”
-
4
慌不擇路
- 成語拼音:
- huāng bù zé lù
- 成語解釋:
- 勢急心慌,顧不上選擇道路。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1回:“看看天色將晚,腳又疼,肚又饑,正是慌不擇路,望山僻小徑只顧走。”
-
5
六神無主
- 成語拼音:
- liù shén wú zhǔ
- 成語解釋:
- 六神:道家指主宰人心、肺、肝、腎、脾、膽的神;無主:沒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形容心慌意亂;驚慌失措。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嚇得知縣已六神無主,還有甚心腸去吃酒。”
-
6
心慌意急
- 成語拼音:
- xīn huāng yì jí
- 成語解釋:
- 同“心慌意亂”。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0卷:“燈又半明半滅,又看見玉姐吊在梁間,心慌意急。”
-
7
心勞意攘
- 成語拼音:
- xīn láo yì rǎng
- 成語解釋:
- 猶心慌意亂。
- 成語出處:
- 元·劉庭信《端正好·金錢問卜》:“一見了神魂飄蕩,不由我心勞意攘。”
-
8
膽戰心慌
- 成語拼音:
- dǎn zhàn xīn huāng
- 成語解釋:
- 同“膽戰心驚”。
- 成語出處:
- 明·汪廷訥《種玉記·赴約》:“牛郎織女圖歡會,蜂喧蝶嚷須回避,我因此上膽戰心慌不自持。”
-
9
心忙意亂
- 成語拼音:
- xīn máng yì luàn
- 成語解釋:
- 猶心慌意亂。
- 成語出處:
- 明·郭勛《英烈傳》第21回:“要有心忙意亂光景,倘或遲誤,梟首示眾。”
-
10
心忙意急
- 成語拼音:
- xīn máng yì jí
- 成語解釋:
- 猶心慌意亂。
- 成語出處:
- 元·鄭光祖《老君堂》第一折:“見一人急高呼驟征踠,慌的我兜戰馬急回還,心忙意急將人盼。”
* 關于心慌的成語 形容心慌的成語 描述心慌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