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心臟的成語 (5個)
-
1
心力衰竭
- 成語拼音:
- xīn lì shuāi jié
- 成語解釋:
- 也稱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臟因疾病、過勞、排血功能減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滿足器官及組織代謝的需要。主要癥狀是呼吸困難、喘息、水腫等。
- 成語出處:
-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第八章:“‘啊?心力衰竭?’天星把妹妹抱上病床,他的胳膊在抖,嘴唇也在抖,妹妹的病把他嚇傻了,“她還不滿十八歲,怎么會……衰竭?”
-
2
沁人心脾
- 成語拼音:
- qìn rén xīn pí
- 成語解釋:
- 沁:滲入;心脾:指人的心臟喻指內心。芳香涼爽的空氣或飲料使人感到舒暢。多用于比喻文藝作品或樂曲清新、爽朗給人以美好的感受。
- 成語出處:
- 清 王士禛《帶經詩話》:“予謂五六句最沁人心脾。”
-
3
小鹿觸心頭
- 成語拼音:
- xiǎo lù chù xīn tóu
- 成語解釋:
- 形容因為害怕而心臟急劇地跳動。
- 成語出處:
- 清·翟灝《通俗編·獸畜》:“為帝迫困于斯,見之汗濕衣襟,若小鹿之觸吾心頭。”
-
4
病入膏肓
- 成語拼音:
- bìng rù gāo huāng
- 成語解釋:
- 膏肓:我國古代醫學名稱;心尖脂肪叫“膏”;心臟和膈膜之間叫“肓”。古代認為“膏肓”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后形容病情嚴重到無法治療的程度。也比喻事態嚴重;無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年》:“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
-
5
泉石膏肓
- 成語拼音:
- quán shí gāo huāng
- 成語解釋:
- 泉石:指山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臟和隔膜之間叫“肓”,據說這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比喻嗜好山水成癖。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隱逸傳 田游巖》:“臣泉石膏肓,煙霞錮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遙。”
* 關于心臟的成語 形容心臟的成語 描述心臟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