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忠心的成語 (26個)
-
1
赤心報國
- 成語拼音:
- chì xīn bào guó
- 成語解釋:
- 赤:火紅色,比喻真純;赤心:忠心;報國:為國家效勞。舊指為帝王盡忠效勞。現亦形容赤膽忠心,為國效力。
- 成語出處:
- 《資治通鑒·陳紀文帝天嘉元年》:“堷大言曰:‘諸王反逆,欲殺忠良邪!尊天子,削諸侯,赤心報國,何罪之有!’”
-
2
忠心赤膽
- 成語拼音:
- zhōng xīn chì dǎn
- 成語解釋:
- 形容十分忠誠。
- 成語出處:
- 清 李漁《比目魚》:“我聞得慕容兵道是個忠心赤膽的人,未必就肯投降。”
-
3
忠肝義膽
- 成語拼音:
- zhōng gān yì dǎn
- 成語解釋:
- 忠心耿耿,仗義行事。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回:“丞相金鑾直諫君,忠肝義膽孰能群。”
-
4
忠心耿耿
- 成語拼音:
- zhōng xīn gěng gěng
- 成語解釋:
- 耿耿:忠誠的樣子。形容非常忠誠。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57回:“當日令尊伯伯為國捐軀,雖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
5
赤膽忠心
- 成語拼音:
- chì dǎn zhōng xīn
- 成語解釋:
- 赤:赤誠、真誠;忠:忠誠。形容很忠誠;有時也指非常真誠的心。也作“忠心赤膽”。
- 成語出處:
- 清 錢采《說岳全傳》第30回:“赤膽忠心扶社稷。”
-
6
碧血丹心
- 成語拼音:
- bì xuè dān xīn
- 成語解釋:
- 碧血:血化為碧玉;后指為正義事業而流的血;丹心:忠心。形容滿腔熱血;無限忠誠之心。也作“丹心碧血”。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外物》:“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為碧。”
-
7
赤心奉國
- 成語拼音:
- chì xīn fèng guó
- 成語解釋:
- 赤:火紅色,比喻真純;赤心:忠心。形容赤膽忠心,為國效力
- 成語出處:
- 《敦煌變文集·佛說阿彌陀經講經文》:“莫不赤心奉國,忠孝全身。”
-
8
忠心貫日
- 成語拼音:
- zhōng xīn guàn rì
- 成語解釋:
- 貫:貫通。忠誠之心可以貫通日月。形容忠誠至極。同“忠貫白日”。
- 成語出處:
- 《東周列國志》第十七回:“卿忠心貫日,孤不罪也。”
-
9
宅心忠厚
- 成語拼音:
- zhái xīn zhōng hòu
- 成語解釋:
- 宅心:居心。忠心而純厚。亦作“宅心仁厚”。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上趙參政啟》:“此蓄伏遇某官造德精微,宅心忠厚。”
-
10
矢忠不二
- 成語拼音:
- shǐ zhōng bù èr
- 成語解釋:
- 立誓忠心到底決不改變。
- 成語出處:
- 清 吳應逵《書鐘錫明》:“妾今日歸,為君守貞,矢死不二,君果有靈,當飲此。”
-
11
一寸丹心
- 成語拼音:
- yī cùn dān xīn
- 成語解釋:
- 丹心:赤心;忠心。一片赤誠的心。
- 成語出處:
- 宋 楊萬里《誠齋集 卷十二 新除廣東常平之節感恩書懷》詩:“向來百煉今繞指,一寸丹心白日明。”
-
12
丹心碧血
- 成語拼音:
- dān xīn bì xuè
- 成語解釋:
- 丹心:紅心、忠心。碧血:血化為碧玉。碧:青綠色的寶石,表示血的珍貴。赤誠的忠心,寶貴的鮮血。用以贊揚為國捐軀的重大犧牲。
- 成語出處:
- 《莊子·外物》:“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元·鄭元祐《張御史死節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猶須化碧血。”
-
13
志慮忠純
- 成語拼音:
- zhì lǜ zhōng chún
- 成語解釋:
- 志慮:意志和心思。指忠心耿耿,堅貞不二
- 成語出處:
- 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
14
留取丹心照汗青
- 成語拼音:
- liú qǔ dān xīn zhào hàn qīng
- 成語解釋:
- 丹心:赤紅的心,比喻忠心;汗青:指歷史書冊。留取這顆赤膽忠心,永遠在史冊中放光
- 成語出處:
- 宋·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5
進思盡忠,退思補過
- 成語拼音:
- jìn sī jìn zhōng,tuì sī bǔ guò
- 成語解釋:
- 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報效君主;辭官隱退時,就反省自己,以彌補過失。
- 成語出處:
- 《左傳·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也,若之何殺之?”
-
16
小忠小信
- 成語拼音:
- xiǎo zhōng xiǎo xìn
- 成語解釋:
- 小表忠心,小講信用。多指借此所采取的手段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24回:“在獻公前,小忠小信,貢媚取憐。”
-
17
忠驅義感
- 成語拼音:
- zhōng qū yì gǎn
- 成語解釋:
- 謂為忠心所驅使,為正義所感召。
- 成語出處:
- 唐·呂溫《題陽人城》詩:“忠驅義感即風雷,誰道南方乏武才?天下起兵誅董卓,長沙子弟最先來。”
-
18
隳肝瀝膽
- 成語拼音:
- huī gān lì dǎn
- 成語解釋:
- 隳:毀壞;瀝:液體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誠無比。
- 成語出處:
- 唐·元稹《上裴度相公書》:“宰物者雖朝許之以綸誥,暮許之以專席,厚則厚矣,遽責有隳肝瀝膽同廝養之用力,亦難哉!”
-
19
狗馬之心
- 成語拼音:
- gǒu mǎ zhī xīn
- 成語解釋:
- 像犬馬一樣對主人忠心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汲黯傳》:“臣常有狗馬之心。”
-
20
犬馬之心
- 成語拼音:
- quǎn mǎ zhī xīn
- 成語解釋:
- 像犬馬一樣對主人忠心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三王世家》:“臣竊不勝犬馬心,昧死愿陛下詔有司,因盛夏吉時定皇子位。”
* 關于忠心的成語 形容忠心的成語 描述忠心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