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所在地的成語 (11個)
-
1
陰曹地府
- 成語拼音:
- yīn cáo dì fǔ
- 成語解釋:
- 按迷信的說法;指人死后所在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清 李綠園《歧路燈》:“我到咱家,不能發送爺爺入土,不能伺候奶奶,倒叫我奶奶伺候我,且了自己爹娘。這個不孝,就是陰曹地府下,也自心不安。”
-
2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 成語拼音:
- kào shān chī shān,kào shuǐ chī shuǐ
- 成語解釋:
- 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條件,就依靠什么條件生活。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自古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
3
桑榆暮影
- 成語拼音:
- sāng yú mù yǐng
- 成語解釋:
- 桑榆;夕陽余光所在的地方。夕陽斜照桑榆樹的黃昏景象,指傍晚。比喻垂老之年
- 成語出處:
- 《書言故事·耆老類》:“年老云桑榆暮影。”
-
4
桑榆晚景
- 成語拼音:
- sāng yú wǎn jǐng
- 成語解釋:
- 桑榆;夕陽余光所在的地方。夕陽斜照桑榆樹的黃昏景象,指傍晚。比喻垂老之年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罷登州謝杜宿州啟》:“桑榆晚景,忽蒙收錄之恩。”
-
5
五日京兆
- 成語拼音:
- wǔ rì jīng zhào
- 成語解釋:
- 京兆:即京兆尹,古時國都所在地的行政長官。比喻任職時間短或即將去職。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張敞傳》:“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復案事?”
-
6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成語拼音:
- xiū shēn qí jiā zhì guó píng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提高自身修養,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區,最后使全國安寧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大學》:“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
7
陰山背后
- 成語拼音:
- yīn shān bèi hòu
- 成語解釋:
- ①迷信者稱陰間得不到超升的鬼魂所在的地方。②比喻偏僻受冷落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8
治國齊家
- 成語拼音:
- zhì guó qí jiā
- 成語解釋:
- 提高自身修養,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區,最后使全國安寧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
9
蟠天際地
- 成語拼音:
- pán tiān jì dì
- 成語解釋:
- 蟠:遍及;際:到。指從天到地無所不在。形容氣勢博大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刻意》:“精神四達并流,無所不極,上際于天,下蟠于地。”
-
10
肝腦涂地
- 成語拼音:
- gān nǎo tú dì
- 成語解釋:
- 肝膽腦漿濺了一地。形容慘死。也形容竭盡忠誠;任何犧牲都在所不惜。涂:抹。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劉敬叔孫通列傳》:“大戰十七,小戰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腦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勝數。”
-
11
牛蹄之涔
- 成語拼音:
- niú tí zhī cén
- 成語解釋:
- 涔:雨水。牛蹄印中的積水。形容水量極少。也比喻處在不能有所作為的境地。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 汜論訓》:“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鳣鮪。”《淮南子 俶真》:“牛蹄之涔,無尺之鯉。”北周 庾信《為杞公讓宗師表》:“況復一枝倦曲,終危九層之臺;一股涔蹄,必傷千里之駕。”
* 關于所在地的成語 形容所在地的成語 描述所在地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