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指地的成語 (8個)
-
1
惟我獨尊
- 成語拼音:
- wéi wǒ dú zūn
- 成語解釋:
- 《續傳燈錄·宗元庵主》:“一日舉:世尊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惟我獨尊。’”本為推崇佛陀之辭,后用以形容人妄自尊大,目空一切。
- 成語出處:
- 《續傳燈錄·宗元庵主》:“一日舉:世尊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惟我獨尊。’”
-
2
楚尾吳頭
- 成語拼音:
- chǔ wěi wú tóu
- 成語解釋:
- 古豫章一帶位于楚地下游,吳地上游,如首尾相銜接,故稱“楚尾吳頭”。泛指長江中下游一帶地方。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鉛山立春》詩:“雪擁山腰洞口,春回楚尾吳頭。”
-
3
沖州撞府
- 成語拼音:
- chōng zhōu zhuàng fǔ
- 成語解釋:
- 沖:向前直闖。州、府:舊時縣以上行政區劃名,泛指大城市、大地方。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二十七回:“他們是沖州撞府,逢場作戲,賠了多少小心得來的錢物。” 又四十回:“我們沖州撞府,那里不曾去!”
-
4
販夫騶卒
- 成語拼音:
- fàn fū zōu zú
- 成語解釋:
- 小商販和隸役。泛指地位低下的人。
- 成語出處:
- 清·龔自珍《王仲瞿墓表銘》:“以故大江之南,大河之北,南至閩粵、熱河,販夫騶卒,皆知王舉人。”
-
5
牛童馬走
- 成語拼音:
- niú tóng mǎ zǒu
- 成語解釋:
- 舊時泛指地位卑下的人。牛童,牧童;馬走,猶仆役。
- 成語出處:
- 唐·元稹《〈白氏長慶集〉序》:“然而二十年間,禁省、觀寺、郵候墻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
-
6
千里莼羹
- 成語拼音:
- qiān lǐ chún gēng
- 成語解釋:
- 千里湖里莼菜做的湯,味道鮮美,不必用鹽豉做調味品。泛指有地方風味的土特產。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有千里莼羹,但未下鹽豉耳!”
-
7
為民請命
- 成語拼音:
- wèi mín qǐng mìng
- 成語解釋:
- 請命:請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當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當權者陳述困難,提出要求。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因民之欲,西向為百姓請命,則天下風走而響應矣,孰敢不聽!”
-
8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 成語拼音:
- yī rén zhī xià,wàn rén zhī shàng
- 成語解釋:
- 多指地位崇高權勢顯赫的大臣。
- 成語出處:
- 《六韜》:“屈一人下,伸萬人上,惟圣人能行之。”
* 關于指地的成語 形容指地的成語 描述指地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