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敢做的成語 (6個)
-
1
敢做敢當
- 成語拼音:
- gǎn zuò gǎn dāng
- 成語解釋:
- 敢于放手做事,也敢于承擔責任
- 成語出處:
- 清·無名氏《劉公案》第35回:“可喜他心直口快最相熱,敢做敢當報不平。”
-
2
好漢做事好漢當
- 成語拼音:
- hǎo hàn zuò shì hǎo hàn dāng
- 成語解釋:
- 敢做敢當,不推責任
- 成語出處:
- 高玉寶《高玉寶》第十章:“好漢做事好漢當,現在誰要是走漏一點風聲,誰也好不了。”
-
3
敢做敢為
- 成語拼音:
- gǎn zuò gǎn wéi
- 成語解釋:
- 做事勇敢,無所畏懼
- 成語出處:
- 清·翁方綱《石洲詩話》:“石湖(范成大)、誠齋(楊萬里)……與放翁(陸游)并稱,而誠齋較之石湖,更有敢作敢為之色,頤指氣使,似乎無不如意,所以其名尤重。”
-
4
呵佛罵祖
- 成語拼音:
- hē fó mà zǔ
- 成語解釋:
- 原指如果不受前人拘束,就可以突破前人。后比喻沒有顧慮,敢做敢為。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宣鑒禪師》:“是子將來有把茅蓋頭,呵佛罵祖去在。”
-
5
乳犢不怕虎
- 成語拼音:
- rǔ dú bù pà hǔ
- 成語解釋:
- 比喻年輕人沒有畏懼,敢做敢為。
- 成語出處:
- 魯迅《序言》:“我慚愧我的少年之作,卻并不后悔,甚而至于還有些愛,這真好像是‘乳犢不怕虎’。”
-
6
少壯派
- 成語拼音:
- shào zhuàng pài
- 成語解釋:
- 年輕力壯、精力充沛的一群人。指思想邀進,敢做敢想的年輕人
- 成語出處:
- 錢鐘書《圍城》:“學校里已經什么‘粵派’、‘少壯派’、‘留日派’鬧得烏煙瘴氣了。”
* 關于敢做的成語 形容敢做的成語 描述敢做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