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文章的成語 (357個)

    221

    匕首投槍

    成語拼音:
    bǐ shǒu tóu qiāng
    成語解釋:
    匕首:短劍。比喻短小犀利擊中要害的
    成語出處:
    茅盾《聯系實際·學習魯迅》:“除了匕首、投槍,也還有發聾振聵的木鐸,有悠然發人深思的靜夜鐘聲。”
    222

    不易一字

    成語拼音:
    bù yì yī zì
    成語解釋:
    不更動一個字。形容寫得又快又好。
    成語出處:
    《新唐書 王勃傳》:“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
    223

    不贊一辭

    成語拼音:
    bù zàn yī cí
    成語解釋:
    原指寫得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一句話也不說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至于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
    224

    辭不達義

    成語拼音:
    cí bù dá yì
    成語解釋:
    說話寫不能確切地表達意思。語本《儀禮·聘禮》:“辭多則史,少則不達,辭茍足以達義之至也。”
    成語出處:
    語出《儀禮·聘禮》:“辭多則史,少則不達,辭茍足以達義之至也。”
    225

    腸回氣蕩

    成語拼音:
    cháng huí qì dàng
    成語解釋:
    回:曲折,迂回;蕩:搖蕩。形容好的音樂、纏綿悱惻,感人極深的樣子
    成語出處:
    蘇雪林《玉溪詩謎》:“這一首真是心顫魂飛、腸回氣蕩時做出來的好詩。”
    226

    蹙金結繡

    成語拼音:
    cù jīn jié xiù
    成語解釋:
    形容精美,結構嚴密。
    成語出處: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海敘不遇》:“趙牧不知何人。大中、咸通中,斅李長吉為短歌,可謂蹙金結繡,而無痕跡。”
    227

    長篇大論

    成語拼音:
    cháng piān dà lùn
    成語解釋:
    冗長的篇幅;大而無當的言論。形容或講話過長;內容空泛。也作“長篇大”、“長談闊論”。
    成語出處:
    元 朱士凱《錄鬼簿序》:“樂府小曲,大篇長什,傳之于人,每不遺藁,故未以有就編焉。”
    228

    長篇大套

    成語拼音:
    cháng piān dà tào
    成語解釋:
    大段的議論、言論或長篇的
    成語出處:
    《紅樓夢》第七回:“見王夫人正和薛姨媽長篇大套的說些家務人情話。”
    229

    長篇累牘

    成語拼音:
    cháng piān lěi dú
    成語解釋:
    累:重 疊;牘:古代寫字用的木板。篇幅很長的
    成語出處:
    清 黃宗羲《陳令升先生傳》:“高會廣座,有所征引,長篇累牘,應口吟誦。”
    230

    承上啟下

    成語拼音:
    chéng shàng qǐ xià
    成語解釋:
    承:承接;啟:引出;開始。承接上面的;并引出下面的。多指的結構。也泛指把事業或學問接過來傳下去。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故君子戒慎”唐 孔穎達疏:“故,承上啟下之辭。”
    231

    穿靴戴帽

    成語拼音:
    chuān xuē dài mào
    成語解釋:
    穿著衣服鞋帽的方式或習慣。比喻在寫或講話的前后硬加進一些例行的政治說教
    成語出處:
    《雍熙樂府》第五卷:“捷譏的扮官員穿靴戴帽,付凈的取歡笑搽土抹灰。”
    232

    斷編殘簡

    成語拼音:
    duàn biān cán jiǎn
    成語解釋:
    編:穿簡的細長皮條;簡: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指殘缺不全的書籍
    成語出處:
    宋·黃庭堅《讀書呈幾復》:“身入群經作蠹魚,斷編殘簡伴閑居。”
    233

    大筆如椽

    成語拼音:
    dà bǐ rú chuán
    成語解釋:
    椽:放在檁子上架著屋頂的木條。象椽子那樣大的筆。形容著名的。也指有名的作家。
    成語出處:
    《晉書 王珣傳》:“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此當有大手筆事。’”
    234

    大處落墨

    成語拼音:
    dà chù luò mò
    成語解釋:
    畫畫或寫在重要部分多花筆墨;著意下功夫。也比喻做事從大處著眼;抓住關鍵。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你老哥也算得會用的了,真正闊的筆!看你不出,倒是個大處落墨的!”
    235

    大處著墨

    成語拼音:
    dà chù zhuó mò
    成語解釋:
    原指畫畫或寫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從大處著眼。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0回:“你老哥也算得會用的了,真正闊手筆!看你不出,倒是個大處落墨的!”
    236

    堆垛死尸

    成語拼音:
    duī duò sǐ shī
    成語解釋:
    堆垛:堆積;死尸:死人尸體。比喻一味拾取陳腐冷僻的典故,堆砌成
    成語出處:
    宋·許凱《彥周詩話》:“凡作詩若正爾填塞,謂之‘點鬼簿’,亦謂之‘堆垛死尸’。”
    237

    淡而無味

    成語拼音:
    dàn ér wú wèi
    成語解釋:
    淡:薄,與“濃”相對。菜肴因鹽少而沒有味道。亦泛指清淡無味。亦形容說話、寫內容平淡,無趣味。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輯略》第四卷:“此工夫似淡而無味,然做時卻自有可樂。”
    238

    大含細入

    成語拼音:
    dà hán xì rù
    成語解釋:
    原指的內容,既包涵天地的元氣,又概括了極微小的事物。形容博大精深。
    成語出處:
    漢·揚雄《解嘲》:“大者含元氣,細者入無間。”
    239

    斷簡殘編

    成語拼音:
    duàn jiǎn cán biān
    成語解釋:
    斷、殘:不完整的;簡:古代用以寫字的竹、木片;編:細長皮條;指用它串簡而成的書。殘缺不全的書或;尤指古代的書籍。
    成語出處:
    宋 陸游《對酒》詩:“斷簡殘編不策勛,東皋猶得肆微勤。”
    240

    點金成鐵

    成語拼音:
    diǎn jīn chéng tiě
    成語解釋:
    用以比喻把好改壞。也比喻把好事辦壞。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真覺大師靈照》:“問:‘還丹一粒,點鐵成金;至理一言,點凡成圣。請師一點。’師曰:‘還知齊云點金成鐵嗎?’曰:‘點金成鐵,未之前聞。至理一言,敢希垂示!’
    * 關于文章的成語 形容文章的成語 描述文章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