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文章的成語 (357個)

    181

    修辭立其誠

    成語拼音:
    xiū cí lì qí chéng
    成語解釋:
    誠:真心實意。寫應表現出作者的真實意圖,不可作虛飾浮
    成語出處:
    《周易·乾》:“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
    182

    雄深雅健

    成語拼音:
    xióng shēn yǎ jiàn
    成語解釋:
    雄渾而深沉,典雅而有力。
    成語出處:
    《新唐書·柳宗元傳》:“韓愈評其曰:‘雄深雅健,似司馬子長,崔、蔡不足多也。’”
    183

    行云流水

    成語拼音:
    xíng yún liú shuǐ
    成語解釋:
    形容自然不受拘束;就像飄浮著的云和流動著的水一樣。
    成語出處:
    宋 蘇軾《與謝民師推官書》:“所示書教及詩賦雜,觀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184

    搖筆即來

    成語拼音:
    yáo bǐ jí lái
    成語解釋:
    不用多思索,一動筆就寫出來了。形容寫快。
    成語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二集·論人言可畏》:“然而中國的習慣,這些句子是搖筆即來,不假思索的。”
    185

    援筆立就

    成語拼音:
    yuán bǐ lì jiù
    成語解釋:
    一拿起筆瞬間就完成一篇。形容人思敏捷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6卷:“華安不假思索,援筆立就,手捧所作呈上。”
    186

    言必有物

    成語拼音:
    yán bì yǒu wù
    成語解釋:
    指言論或內容充實。
    成語出處:
    清·方苞《進〈四書〉〈選〉表》:“故凡所錄取,皆以發明義理,清真古雅,言必有物為宗。”
    187

    揚花扢藻

    成語拼音:
    yáng huā jié zǎo
    成語解釋:
    花:比喻采;藻:辭藻,采。形容寫得華麗多采
    成語出處:
    清·顧景星《楝亭詩鈔》序:“鑄格煉字,揚花扢藻,此可以學得也。”
    188

    隱晦曲折

    成語拼音:
    yǐn huì qū zhé
    成語解釋:
    意思含糊晦澀;轉彎抹角。常指說話或寫用隱隱約約、轉彎抹角的方式來表達思想。隱晦:不明顯;曲折:轉彎抹角。
    成語出處:
    毛澤東《在延安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我們可以大聲疾呼,而不要隱晦曲折,使人民大眾不易看懂。”
    189

    倚馬可待

    成語拼音:
    yǐ mǎ kě dài
    成語解釋:
    倚在即將出發的戰馬前起草件,可以等著完稿。比喻寫得快。
    成語出處:
    唐 李白《與韓荊州韓宗書》:“縱之以清淡,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
    190

    云涌飆發

    成語拼音:
    yún yǒng biāo fā
    成語解釋:
    云陣奔涌,狂風發作。形容氣勢磅礴。
    成語出處:
    清·吳敏樹《〈歐陽功甫遺集〉序》:“伯魯之,云涌飆發而驟進于古,若春木之落其華而將實矣。”
    191

    硬語盤空

    成語拼音:
    yìng yǔ pán kōng
    成語解釋:
    硬:遒勁有力的語句;盤:盤旋。遒勁有力的語盤旋在天空中。形容的氣勢雄偉,矯健有力。
    成語出處:
    唐·韓愈《薦士》詩:“橫空盤硬語,妥貼力排奡。”
    192

    洋洋灑灑

    成語拼音:
    yáng yáng sǎ sǎ
    成語解釋:
    灑灑:連綿不斷的樣子。形容的篇幅很長或談話連綿不斷。也形容才思充沛;寫起來很暢快。
    成語出處: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 凡例》:“故成此一百五十余回洋洋灑灑字。”
    193

    語言無味

    成語拼音:
    yǔ yán wú wèi
    成語解釋:
    語言空洞干巴沒有味道。形容說話寫枯燥無味。
    成語出處:
    唐 韓愈《送窮》:“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語言無味者,皆子之志也。”
    194

    走筆疾書

    成語拼音:
    zǒu bǐ jí shū
    成語解釋:
    走筆:筆行得很快;疾書:快速地寫。形容寫字熟練、快速。也形容思敏捷,寫起來很快
    成語出處:
    195

    朝成暮遍

    成語拼音:
    zhāo chéng mù biàn
    成語解釋:
    早晨剛寫成,晚上就到處流傳。形容流傳迅速。
    成語出處:
    《南史 劉孝綽傳》:“孝綽辭藻為后進所宗,時重其,每作一篇,朝成暮遍,好事者咸誦傳寫,流聞河朔,亭苑柱壁莫不題之。”
    196

    擲地有聲

    成語拼音:
    zhì dì yǒu shēng
    成語解釋:
    金石:鐘磬之類的樂器,聲音清脆優美。比喻辭優美,語言鏗鏘有力。
    成語出處:
    《晉書 孫綽傳》:“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
    197

    擲地之材

    成語拼音:
    zhì dì zhī cái
    成語解釋:
    指能寫出辭優美、聲調鏗鏘的好的人才
    成語出處:
    宋·王禹偁《重修北岳廟碑奉敕撰并序》:“慚非擲地之材,有玷他山之石。”
    198

    轉喉觸諱

    成語拼音:
    zhuǎn hóu chù huì
    成語解釋:
    謂一說話或一寫就觸犯忌諱。
    成語出處:
    唐·韓愈《送窮》:“各有主張,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轉喉觸諱。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語言無味者,皆子之志也。”
    199

    朝華夕秀

    成語拼音:
    zhāo huá xī xiù
    成語解釋:
    比喻有新意的
    成語出處:
    晉·陸機《賦》:“謝朝華于已披,啟夕秀于未振。”
    200

    作金石聲

    成語拼音:
    zuò jīn shí shēng
    成語解釋:
    金石:鐘磬之類的樂器,聲音清脆優美。比喻優美,音調鏗鏘。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學》:“孫興公作《天臺賦》成,以示范榮期云:‘卿試擲地,要作金石聲。’”
    * 關于文章的成語 形容文章的成語 描述文章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