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文章的成語 (357個)

    121

    江學海

    成語拼音:
    wén jiāng xué hǎi
    成語解釋:
    比喻和學問似長江、大海般深廣博大。
    成語出處:
    唐·鄭愔《柏梁體聯句》:“江學海恩濟航。”
    122

    搜丁甲

    成語拼音:
    wén sōu dīng jiǎ
    成語解釋:
    精妙感動神靈。丁甲,神名,即六丁六甲神。
    成語出處:
    明·陳汝元《金蓮記·偕計》:“詩泣鬼神,寶氣騰吳練;搜丁甲,精芒全爍秦金。”
    123

    宗學府

    成語拼音:
    wén zōng xué fǔ
    成語解釋:
    的宗伯,學問的淵府。比喻學問淵博的人。
    成語出處: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景明寺》:“宗學府。騰斑馬而孤上;英規勝范,凌、許、郭而獨高。”
    124

    責自負

    成語拼音:
    wén zé zì fù
    成語解釋:
    作者對其發表的所產生的影響和問題負全責
    成語出處:
    梁遇春《醉中夢話(一)》:“夢里未必說話,醉中夢話云者,裝糊涂,假癡聾,免得‘責自負’云爾。”
    125

    下筆便就

    成語拼音:
    xià bǐ biàn jiù
    成語解釋:
    一下筆就很快寫成了。形容思敏捷,才華橫溢
    成語出處:
    《北史·魏收傳》:“詔試收為封禪書,收下筆便就不立稿。”
    126

    下筆有神

    成語拼音:
    xià bǐ yǒu shén
    成語解釋:
    寫起來,思泉涌,如有神力。形容才思敏捷,寫得又快又好。亦作“下筆如神”、“下筆如有神”。
    成語出處:
    唐·王勃《綿州北亭公宴序》:“五際飛,想群眾之不讓;一言留贈,知下筆之有神。”
    127

    倚馬七紙

    成語拼音:
    yǐ mǎ qī zhǐ
    成語解釋:
    比喻寫得快。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學》:“桓宣武北征,袁虎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喚袁倚馬前令作。手不掇筆,俄得七紙,殊可觀。”
    128

    逸句

    成語拼音:
    yí wén yì jù
    成語解釋:
    指散佚的和句子。
    成語出處: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五》:“雖千古茫昧,理世玄遠,遺逸句,容或可尋,沿途隱顯,方土可驗。”
    129

    一字不易

    成語拼音:
    yī zì bù yi
    成語解釋:
    字精醇,一個字也不能更改。也用于指抄襲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別人的
    成語出處:
    《新唐書 藝傳中 孫逖》:“而逖尤精密,張九齡視其草,欲易一字,卒不能也。”
    130

    字里行間

    成語拼音:
    zì lǐ háng jiān
    成語解釋:
    字詞里邊;句中間。指字句間所透露出來的思想感情。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簡帝《答新渝侯和詩書》:“垂示三首,風云吐于行間,珠玉生于字里。”
    131

    之士

    成語拼音:
    zhuì wén zhī shì
    成語解釋:
    :連綴辭句成為。稱著述者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劉向傳》:“自孔子后,綴之士眾矣。”
    132

    長篇宏論

    成語拼音:
    cháng piān hóng lùn
    成語解釋:
    滔滔不絕的言論。多指內容煩瑣、詞句重復的長篇發言或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3:“雄辯的馬國雄正在進行他的不知第幾輪發言,長篇宏論地指責田福軍這幾年所犯的‘錯誤路線’。”
    133

    泛泛其詞

    成語拼音:
    fàn fàn qí cí
    成語解釋:
    泛泛:浮淺,尋常。形容說話或行只是表面,并不打算真正解決問題
    成語出處: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66:“查辦一下,并且下了一道泛泛其詞的禁煙命令。”
    134

    漫無邊際

    成語拼音:
    màn wú biān jì
    成語解釋:
    漫:不受約束;隨便;邊際:邊緣;界限。大水廣闊;一望無際。形容非常廣闊;一眼望不到邊。或指談話、寫等沒有中心;離題很遠。也作“茫無邊際、渺無邊際。”
    成語出處: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24:“只向黎說了一些海闊天空、漫無邊際的話。”
    135

    繡虎雕龍

    成語拼音:
    xiù hǔ diāo lóng
    成語解釋:
    比喻的辭藻華麗。
    成語出處:
    明·單本《蕉帕記·尋春》:“學富之余;才雄七步;休夸繡虎雕龍;那值時危國破。”
    136

    有首有尾

    成語拼音:
    yǒu shǒu yǒu wěi
    成語解釋:
    首:頭。有開頭,有結尾。做事能堅持到底。指故事或結構完整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全書·論語四·公冶長》:“做得一有頭有尾,與今日學者有頭無尾底不同。”
    137

    自成機杼

    成語拼音:
    zì chéng jī zhù
    成語解釋:
    機杼:織機和梭子。比喻寫能創造出新的風格和體裁
    成語出處:
    姚華《曲海一勺》:“套詞連,自成機杼。”
    138

    按部就班

    成語拼音:
    àn bù jiù bān
    成語解釋:
    按:按照;部:類別;班:次序。原意是指按照分段布局的需要;而安排好層次;選擇、組織好詞句。后來表示按照一定的條理、步驟做事。
    成語出處:
    西晉 陸機《賦》:“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然后選義按部,考辭就班。”
    139

    聱牙詰曲

    成語拼音:
    áo yá jié qū
    成語解釋:
    聱牙:不順口;詰曲:曲折。指讀起來不順口
    成語出處:
    清 鄭相如《漢林四傳 開明君傳》:“有薦伏生工《尚書》,上詔中大夫晁錯至其家,從七歲好口授書,聱牙詰曲。”
    140

    炳炳烺烺

    成語拼音:
    bǐng bǐng lǎng lǎng
    成語解釋:
    光亮鮮明。形容辭采聲韻之美。
    成語出處:
    唐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乃知者以明道,是固不茍為炳炳烺烺,務采色、夸聲音而以為能也。”
    * 關于文章的成語 形容文章的成語 描述文章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