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文章的成語 (357個)

    161

    舉要治繁

    成語拼音:
    jǔ yào zhì fán
    成語解釋:
    舉:提出;治:治理;繁:蕪雜。指寫時突出主要的,把蕪雜的地方加以刪除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勰《心雕龍·總術》:“乘一總萬,舉要治繁。思無定契,理有恒存。”
    162

    夸多斗靡

    成語拼音:
    kuā duō dòu mí
    成語解釋:
    原指寫以篇幅多、辭藻華麗夸耀爭勝,后也指比賽生動豪華奢侈。
    成語出處:
    唐 韓愈《送陳秀才彤序》:“讀書以為學,纘言以為,非以夸多而斗靡也。”
    163

    慷慨淋漓

    成語拼音:
    kāng kǎi lín lí
    成語解釋:
    淋漓:充盛;暢快。形容說話、寫意氣昂揚;言辭暢快。
    成語出處:
    蔡東藩《五代史演義》第六回:“先頒發一篇檄,說得堂堂正正,慷慨淋漓。”
    164

    理不勝詞

    成語拼音:
    lǐ bù shèng cí
    成語解釋:
    說理不能勝過言辭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詞。”
    165

    驢唇馬嘴

    成語拼音:
    lǘ chún mǎ zuǐ
    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寫,前言不搭后語,前后矛盾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偃禪師》:“若是一般掠虛漢,食人涎唾,記得一堆一擔骨幢,到處逞驢唇馬嘴。”
    166

    平鋪直序

    成語拼音:
    píng pù zhí xù
    成語解釋:
    鋪:鋪陳。序:敘述。形容說話或寫不加修飾按順序直接地敘述。也形容說話或寫平淡乏味,重點不突出。亦作“平鋪直敘”。
    成語出處:
    清·錢謙益《讀蘇長公》:“吾讀子瞻《司馬溫公行狀》之類,平鋪直序,以為古今未有此體。”
    167

    片石韓陵

    成語拼音:
    piàn shí hán líng
    成語解釋:
    片石:石碑;韓陵:韓陵山,在河南安陽東,北魏溫子升撰寫寺碑。比喻少見的好
    成語出處:
    柳亞子《題南明昭宗三王壙志銘拓本后》:“更憐點畫渾難據,片石韓陵字赤訛。”
    168

    奇辭奧旨

    成語拼音:
    qí cí ào zhǐ
    成語解釋:
    奇辭:奇妙的辭;奧旨:深奧的含義。形容語言奇麗,含義深厚
    成語出處:
    唐·韓愈《讀儀禮》:“于是撮其大要,奇辭奧旨著于篇。”
    169

    青錢萬選

    成語拼音:
    qīng qián wàn xuǎn
    成語解釋:
    比喻出眾。
    成語出處:
    《新唐書 張薦傳》:“員外郎員半千數為公卿稱‘鷟辭猶青銅錢,萬選萬中’。”
    170

    請人捉刀

    成語拼音:
    qǐng rén zhuō dāo
    成語解釋:
    捉刀:指代人作。代人做事或寫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171

    日試萬言

    成語拼音:
    rì shì wàn yán
    成語解釋:
    以每天試寫萬言為驗;以一日寫上萬字的為考校。極言才氣橫溢,思敏捷。
    成語出處:
    唐·李白《與韓荊州書》:“必若接之以高宴,縱之以清談,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
    172

    詩詞歌賦

    成語拼音:
    shī cí gē fù
    成語解釋:
    的四種形式。指作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四卷:“那阮三年方二九,一貌非俗,詩詞歌賦,般般皆曉。”
    173

    索然無味

    成語拼音:
    suǒ rán wú wèi
    成語解釋:
    索然:沒有意味、沒有興趣的樣子。形容事物枯燥無味(多指)。
    成語出處:
    明 楊慎《丹鉛雜錄 論衡》:“蓋有以含蓄不盡為工者……說盡,則索然無味。”
    174

    屋下架屋

    成語拼音:
    wū xià jià wū
    成語解釋:
    比喻機構或結構重疊。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學》:“不得爾,此是屋下架屋耳。”
    175

    萬選青錢

    成語拼音:
    wàn xuǎn qīng qián
    成語解釋:
    比喻出眾。
    成語出處:
    《新唐書·張薦傳》:“員外郎員半千數為公卿稱鷟辭猶青銅錢,‘萬選萬中’。時號鷟‘青錢學士’。”
    176

    汪洋閎肆

    成語拼音:
    wāng yáng hóng sì
    成語解釋:
    形容、言論書法等氣勢豪放,瀟灑自如。同“汪洋自肆”。
    成語出處:
    宋 汪藻《鮑吏部集序》:“欽止少從王氏學,又嘗見眉山蘇公,故其汪洋閎肆,粹然一本于經,而筆力豪放。”
    177

    汪洋自肆

    成語拼音:
    wāng yáng zì sì
    成語解釋:
    汪洋:形容氣勢渾厚,義理深廣。肆:放縱。形容人的氣度或等大氣磅礴,豪放自如。
    成語出處:
    唐 柳宗元《宣城縣開國伯柳公行狀》:“凡為,去藻飾之華靡,汪洋自肆,以適己為用。”
    178

    下筆千言

    成語拼音:
    xià bǐ qiān yán
    成語解釋:
    千言:長篇大論。一動筆就寫成上千言的。形容思敏捷;寫作迅速。
    成語出處:
    宋 曾鞏《送豐稷》:“讀書一見若經誦,下筆千言能立成。”
    179

    下筆如神

    成語拼音:
    xià bǐ rú shén
    成語解釋:
    指寫起來,思奔涌,如有神力。形容思敏捷,善于寫寫得很好。
    成語出處:
    《舊唐書 陸贄傳》:“其于議論應對,明練理體,敷陳剖判,下筆如神,當時名流,無不推挹。”
    180

    下筆如有神

    成語拼音:
    xià bǐ rú yǒu shén
    成語解釋:
    指寫下筆時如有神力相助。形容善于寫寫得好
    成語出處:
    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二十二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 關于文章的成語 形容文章的成語 描述文章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