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文章的成語 (357個)

    141

    鄙俚淺陋

    成語拼音:
    bǐ lǐ qiǎn lòu
    成語解釋:
    鄙俚:粗俗;淺陋:見聞不多。多形容或言談粗俗淺薄
    成語出處:
    宋 王儻《唐語林 政事上》卷一:“上詢其政事,光不知字,對皆鄙俚。”
    142

    筆下留情

    成語拼音:
    bǐ xià liú qíng
    成語解釋:
    指寫時作者的措詞和用意委婉留有情面
    成語出處:
    張賢亮《睡前絮語》:“在‘革’時期是要判我們刑的,還是請評論家筆下留情為好。”
    143

    不以詞害意

    成語拼音:
    bù yǐ cí hài yì
    成語解釋:
    不因為只顧辭而損害了對內容的理解。指寫不要只追求修辭而忽略的立意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8回:“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
    144

    禪世雕龍

    成語拼音:
    chán shì diāo lóng
    成語解釋:
    世代相傳。
    成語出處:
    《后漢書 崔骃傳贊》:“崔為宗,世禪雕龍。”
    145

    摧陷廓清

    成語拼音:
    cuī xiàn kuò qīng
    成語解釋:
    摧陷:摧毀;廓清:肅清。攻破敵陣,肅清殘敵。比喻寫打破陳規。
    成語出處:
    唐 李漢《序》:“先生于,摧陷廓清之功,比于武事,可謂雄偉不常者也。”
    146

    點睛之筆

    成語拼音:
    diǎn jīng zhī bǐ
    成語解釋:
    筆:筆。指傳神絕妙之處。
    成語出處:
    《晉書·顧愷之傳》:“愷之每畫人成,或數年不點目睛。人問其故。答曰:‘四體妍蚩,本無闕少于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睹中。’”
    147

    代人捉刀

    成語拼音:
    dài rén zhuō dāo
    成語解釋:
    指代人作事或寫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148

    點石成金

    成語拼音:
    diǎn shí chéng jīn
    成語解釋:
    比喻修改時稍稍改動原來的字,就使它變得很出色。
    成語出處: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 孟浩然》:“詩句以一字為工,自然穎異不凡,如靈丹一粒,點石成金也。”
    149

    掉書袋

    成語拼音:
    diào shū dài
    成語解釋:
    掉:擺動,搖動。指說話或寫好引用古書言詞來賣弄自己的學識淵博。
    成語出處:
    《南唐書·彭利用傳》:“利用對家人稚子,下逮奴隸,言必據書史,斷言破句,以代常談,俗謂之‘掉書袋’。”
    150

    多言繁稱

    成語拼音:
    duō yán fán chēng
    成語解釋:
    講話或寫,浮詞很多,不必要地大量引述。多指風浮華不實。
    成語出處:
    《韓非子 難言》:“多言繁稱,連類比物,則見以為虛而無用。”
    151

    鋒發韻流

    成語拼音:
    fēng fā yùn liú
    成語解釋:
    筆鋒犀利,情韻欲流。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勰《心雕龍·體性》:“安仁輕敏,故鋒發而韻流。”
    152

    風流缊藉

    成語拼音:
    fēng liú yùn jiè
    成語解釋:
    風流:風度,標格。形容人風雅瀟灑,才華橫溢。也形容詩畫意趣飄逸含蓄
    成語出處:
    宋·王灼《碧雞漫志》第二卷:“晏元獻公、歐陽忠公,風流缊藉,一時莫及,而溫潤秀潔,亦無其比。”
    153

    放言遣辭

    成語拼音:
    fàng yán qiǎn cí
    成語解釋:
    放言:敞開說;遣辭:用詞造句。指無拘無束地說話或寫
    成語出處:
    晉·陸機《賦》:“放言遣辭,良多變矣。”
    154

    格高意遠

    成語拼音:
    gé gāo yì yuǎn
    成語解釋:
    的格調高雅,含意深遠。
    成語出處:
    宋·王禹偁《送丁謂序》:“去年得富春生孫何數十篇,格高意遠,大得六經旨趣。”
    155

    韓潮蘇海

    成語拼音:
    hán cháo sū hǎi
    成語解釋:
    指唐朝韓愈和宋朝蘇軾的氣勢磅礴,如海如潮。
    成語出處:
    清 楊毓輝《〈盛世危言〉跋》:“觀其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里,直兼乎韓潮蘇海,則不啻讀《經世編》焉。”
    156

    韓陵片石

    成語拼音:
    hán líng piàn shí
    成語解釋:
    韓陵:韓陵山,在河南安陽東,北魏溫子升撰寫寺碑。比喻少見的好
    成語出處:
    唐·張鷟《朝野僉載》第六卷:“信曰:‘惟有韓陵山一片石堪共語。’” 0
    157

    錦簇花團

    成語拼音:
    jǐn cù huā tuán
    成語解釋:
    錦:有彩的絲織品;簇:叢聚。形容五彩繽紛,十分鮮艷多彩的景象。也形容辭藻華麗。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七:“自余是什么親擬,將有限身心向無限中用,……。若無恁幺事,饒你攢花簇錦,亦無用處。”
    158

    拘攣補衲

    成語拼音:
    jū luán bǔ nà
    成語解釋:
    拉扯牽引,縫補綴合。比喻用事過多,反成弊害。
    成語出處:
    南朝·梁·鐘嶸《詩品·總論》:“遂乃句無虛語,語無虛字,拘攣補衲,蠹已甚。”
    159

    絕妙好辭

    成語拼音:
    jué miào hǎo cí
    成語解釋:
    辭:詞。指極美好的中精辟傳神的詞藻。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捷悟》:“黃絹,色絲也,于字為絕。幼婦,少女也,于字為妙。外孫,女子也,于字為好。蔌臼,受辛也,于字為辭。所謂絕妙好辭也。”
    160

    嚼墨噴紙

    成語拼音:
    jué mò pēn zhǐ
    成語解釋:
    本是傳說,后形容人能寫
    成語出處:
    晉·葛洪《神仙傳·班孟》:“班孟者,不知何許人……又能吞墨,舒紙著前,嚼墨噴之,皆成字,滿紙各有意義。”
    * 關于文章的成語 形容文章的成語 描述文章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