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斗志的成語 (13個)
-
1
兵無斗志
- 成語拼音:
- bīng wú dòu zhì
- 成語解釋:
- 士兵缺乏作戰的決心和勇氣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回:“且說曼伯殺入左軍,陳兵原無斗志,即時奔散,反將周兵沖動。”
-
2
斗志昂揚
- 成語拼音:
- dòu zhì áng yáng
- 成語解釋:
- 斗:泛指做事;昂揚:情緒高漲。形容做事的熱情很高。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介紹一個合作社》:“從來也沒有看見人民群眾像現在這樣精神振奮,斗志昂揚,意氣風發。”
-
3
師直為壯
- 成語拼音:
- shī zhí wéi zhuàng
- 成語解釋:
- 師:軍隊;直:理由正當;壯:壯盛,有力量。出兵有正當理由,軍隊就氣壯,有戰斗力。現指為正義而戰的軍隊斗志旺盛,所向無敵。
- 成語出處:
-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師直為壯,曲為老,豈在久乎?”
-
4
高歌猛進
- 成語拼音:
- gāo gē měng jìn
- 成語解釋:
- 高聲歌唱;奮勇前進。形容斗志高昂;勇往直前。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衷心的祝愿》:“一定要牢記毛主席,周總理的遺愿,努力為實現我國新時期的總任務而高歌猛進。”
-
5
攻心為上
- 成語拼音:
- gōng xīn wèi shàng
- 成語解釋:
- 從思想上瓦解敵人的斗志為上策。
- 成語出處:
- 晉 習鑿齒《襄陽記》:“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
6
昂頭挺胸
- 成語拼音:
- áng tóu tǐng xiōng
- 成語解釋:
- 抬起頭,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氣旺。參見“昂首挺胸”。
- 成語出處:
- 語出歐陽予情《小英姑娘》:“她伸開兩手昂首挺胸,狂了似的往外跑。”
-
7
彼竭我盈
- 成語拼音:
- bǐ jié wǒ yíng
- 成語解釋:
- 竭:枯竭;衰落;盈:充盈;旺盛。對方的士氣已衰竭;我方的斗志正旺盛。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
8
龍精虎猛
- 成語拼音:
- lóng jīng hǔ měng
- 成語解釋:
- 喻精力旺盛,斗志昂揚。
- 成語出處:
- 陳殘云《山谷風煙》第二一章:“大家一夜沒睡覺,到如今還是龍精虎猛,表現了兄弟姐妹們對地主的仇恨。”
-
9
望塵奔潰
- 成語拼音:
- wàng chén bēn kuì
- 成語解釋:
- 亦作“望塵奔北”。謂只看見敵方軍馬揚起的塵土便奔逃潰散。形容軍無斗志。
- 成語出處:
- 《北史·魏紀二·太武帝》:“諸軍同日皆監江,所過城邑,莫不望塵奔潰,其降附者不可勝數。”
-
10
望風披靡
- 成語拼音:
- wàng fēng pī mǐ
- 成語解釋:
- 草木隨風倒伏。比喻軍隊毫無斗志;老遠看到對方的氣勢很盛;沒交鋒就潰散了。披靡:草木隨風倒伏。
- 成語出處:
- 漢 司馬相如《上林賦》:“應風披靡,吐芳揚烈。”
-
11
我盈彼竭
- 成語拼音:
- wǒ yíng bǐ jiě
- 成語解釋:
- 盈:充盈,旺盛;竭:枯竭,衰落。對方的士氣已衰竭,我方的斗志正旺盛
- 成語出處:
- 唐·呂溫《凌煙閣勛臣贊·奉胡公叔寶》:“秦公應變,臨陣電拔,銳氣盡來,我盈彼竭。”
-
12
應風披靡
- 成語拼音:
- yìng fēng pī mǐ
- 成語解釋:
- 披靡:草木隨風散倒。草木隨風倒伏。比喻軍隊毫無斗志,老遠看到對方的氣勢很盛,沒有交鋒就潰散了
- 成語出處:
- 漢·司馬相如《上林賦》:“應風披靡,吐芳揚烈。”
-
13
英雄難過美人關
- 成語拼音:
- yīng xióng nán guò měi rén guān
- 成語解釋:
- 指英雄人物往往因迷戀女色而失去斗志,身敗名裂
- 成語出處:
-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第一是要考一考自己,都說‘英雄難過美人關’,倒要看看自己闖不闖得過這一關?”
* 關于斗志的成語 形容斗志的成語 描述斗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