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明月的成語 (23個)
-
1
明月蘆花
- 成語拼音:
- míng yuè lú huā
- 成語解釋:
- 明月:光明的月亮。月光中的蘆花。形容虛無縹緲的境界或杳無蹤跡
- 成語出處: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隨州大洪山報恩禪師》:“休論佛意祖意,謾謂言端語端。鐵牛放去無蹤跡,明月蘆花君自看。”
-
2
明月清風
- 成語拼音:
- míng yuè qīng fēng
- 成語解釋:
- 只與清風、明月為伴。比喻不隨便結交朋友。也比喻清閑無事。
- 成語出處:
- 明 沈采《千金記 遇仙》:“戀功名水上鷗,俏芒鞋塵內走,怎如明月清風隨地有,到頭來消受。”
-
3
二分明月
- 成語拼音:
- èr fēn míng yuè
- 成語解釋:
- 古人認為天下明月共三分,揚州獨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揚州繁華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當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 成語出處:
- 唐 徐凝《憶揚州》詩:“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
4
清風明月
- 成語拼音:
- qīng fēng míng yuè
- 成語解釋:
- 只與清風、明月為伴。比喻不隨便結交朋友。也比喻清閑無事。
- 成語出處:
- 《南史 謝譓傳》:“入吾室者,但有清風,對吾飲者,唯當明月。”
-
5
水底撈明月
- 成語拼音:
- shuǐ dǐ lāo míng yuè
- 成語解釋:
- 到水底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費力氣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塞鴻秋·先題》曲:“當初意兒別,今日相拋撒,要相逢似水底撈明月。”
-
6
明月入抱
- 成語拼音:
- míng yuè rù bào
- 成語解釋:
- 抱:懷抱。比喻美好的情景進入心懷,心胸開闊明朗
- 成語出處:
- 清·繆荃孫《序》:“吾友王子佑遐,明月入抱,蕙風在襟。”
-
7
明月入懷
- 成語拼音:
- míng yuè rù huái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心胸開朗。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鮑照《代淮南王》詩:“朱城九門門九閨,愿逐明月入君懷。”
-
8
清風朗月
- 成語拼音:
- qīng fēng lǎng yuè
- 成語解釋:
- 見“清風明月”。
- 成語出處:
- 唐·李白《襄陽歌》:“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
-
9
花辰月夕
- 成語拼音:
- huā chén yuè xī
- 成語解釋:
-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 成語出處:
- 清 王韜《淞濱瑣話 藥娘》:“每值花辰月夕,輒置酒宴賞。”
-
10
花晨月夕
- 成語拼音:
- huā chén yuè xī
- 成語解釋:
-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 成語出處:
- 清 汪汝謙《畫舫約》:“花晨月夕,如乘彩云而登碧落。”
-
11
月夜花朝
- 成語拼音:
- yuè yè huā zhāo
- 成語解釋:
-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舊時也特指農歷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羅威傳》:“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
-
12
松風水月
- 成語拼音:
- sōng fēng shuǐ yuè
- 成語解釋:
- 松濤清風,流水明月。形容景色優美或人才俊朗
- 成語出處:
- 唐·李世民《大唐三藏圣叔序》:“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豈能方其朗潤。”
-
13
冰壺秋月
- 成語拼音:
- bīng hú qiū yuè
- 成語解釋:
- 冰壺:盛水的玉壺;比喻潔白;秋月:中秋的月亮;比喻皎潔。心如冰清;和明月一樣潔凈。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贈潘谷》詩:“布衫漆黑手如龜,未害冰壺貯秋月。”
-
14
裁月鏤云
- 成語拼音:
- cái yuè lòu yún
- 成語解釋:
- 裁:剪裁;鏤:雕刻。剪裁明月,雕刻云霞。比喻詩文中辭藻潤飾,景物描繪的新巧。
- 成語出處:
- 清 薛雪《一瓢詩話》第42卷:“溫柔敦厚,纏綿悱惻,詩之正也;慷慨激昂,裁月鏤云,詩之變也。”
-
15
風月常新
- 成語拼音:
- fēng yuè cháng xīn
- 成語解釋:
- 風月:清風明月,指美好的景色。指情愛永久不斷
- 成語出處:
- 唐·張泌《妝樓記·印臂》:“以綢繆記印于臂上,文曰:‘風月常新。’印畢,漬以桂紅膏,則水洗色不退。”
-
16
花朝月夕
- 成語拼音:
- huā zhāo yuè xī
- 成語解釋:
-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羅威傳》:“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
-
17
花朝月夜
- 成語拼音:
- huā zhāo yuè yè
- 成語解釋:
-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舊時也特指農歷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羅威傳》:“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
-
18
霽風朗月
- 成語拼音:
- jì fēng lǎng yuè
- 成語解釋:
- 和風明月,比喻寬厚祥和的氣氛
- 成語出處:
- 柯靈《序言》:“1962年春,曾有過一度愉快的促膝長談。那時政治上正好有一段霽風朗月的日子。”
-
19
臨風對月
- 成語拼音:
- lín fēng duì yuè
- 成語解釋:
- 面對清風明月。形容所處的景色非常容易引發人的思緒。
- 成語出處:
- 元·丘處機《沁園春·示眾》詞:“向碧巖古洞,完全性命,臨風對月,笑傲希夷。”
-
20
霞裙月帔
- 成語拼音:
- xiá qún yuè pèi
- 成語解釋:
- 以云霞為裙,明月為披肩。借指仙女或美女。
- 成語出處:
- 前蜀·韋莊《天仙子》詞:“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鬢如云,霞裙月帔一群群。”
* 關于明月的成語 形容明月的成語 描述明月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