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是不是的成語 (227個)
-
141
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
- 成語拼音:
- bīng hòu sān chǐ,fēi yī rì zhī hán
- 成語解釋:
- 非:不是;寒:冷。冰凍到三尺厚,不是一天冷造成的。比喻某一種情況的形成,是經過長時間醞釀、積累的結果
- 成語出處:
- 東漢·王充《論衡·壯留》:“故夫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
-
142
非常之謀
- 成語拼音:
- fēi cháng zhī móu
- 成語解釋:
- 非常:不平常。不是一般的陰謀。指陰謀篡奪帝位。
- 成語出處:
- 《漢書·孝成趙皇后傳》:“故世必有非常之變,然后乃有非常之謀。”
-
143
非池中物
- 成語拼音:
- fēi chí zhōng wù
- 成語解釋:
- 不是長期蟄居池塘中的小動物。比喻有遠大抱負的人終究要做大事。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恐蛟龍得云雨,終非池中物也。”
-
144
非分之財
- 成語拼音:
- fēi fèn zhī cái
- 成語解釋:
- 不是自己應得的錢財。指本身不應該拿的錢財。
- 成語出處:
-
145
非羆非熊
- 成語拼音:
- fēi pí fēi xióng
- 成語解釋:
- 羆:熊的一種。不是熊也不是羆。舊指圣主得賢臣的征兆
- 成語出處:
- 清·張岱《祭少師朱恒岳公文》:“公之功烈,如岳如嵩,公之遇合,非羆非熊。”
-
146
非親非故
- 成語拼音:
- fēi qīn fēi gù
- 成語解釋:
- 故:老友。不是親屬,也不是熟人。表示彼此沒有什么關系。
- 成語出處:
- 唐 劉肅《大唐新語 剛正》:“臣必以韋擢與盜非親非故,故當以貨求耳。”
-
147
非我族類
- 成語拼音:
- fēi wǒ zú lèi
- 成語解釋:
- 族類:同族的人。指不是跟自己一條心的人。
- 成語出處:
- 《左傳·成公四年》:“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
148
非熊非羆
- 成語拼音:
- fēi xióng fēi pí
- 成語解釋:
- 羆:熊的一種。不是熊也不是羆。舊指圣主得賢臣的征兆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
-
149
非異人任
- 成語拼音:
- fēi yì rén rèn
- 成語解釋:
- 異人:別人;任:承擔。不是別人的責任。表示某事應由自己負責。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年》:“楚君以鄭故,親集矢于其目,非異人任,寡人也。”
-
150
匪夷所思
- 成語拼音:
- fěi yí suǒ sī
- 成語解釋: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規;引申為尋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
- 成語出處:
- 《周易 渙》:“渙有丘,匪夷所思。”
-
151
非戰之罪
- 成語拼音:
- fēi zhàn zhī zuì
- 成語解釋:
- 罪:罪過。不是戰爭本身的過失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
152
禍福無門
- 成語拼音:
- huò fú wú mén
- 成語解釋:
- 無門:沒有定數;不是天意。災禍與好運的來臨全不是命中注定的;全是人們自己招引來的。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三年》:“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
153
鴻離魚網
- 成語拼音:
- hóng lí yú wǎng
- 成語解釋:
- 鴻:鴻雁;離:通“罹”,遭受。張網捕魚,捉到的是鴻雁。比喻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或無端受害
- 成語出處:
- 清·黃遵憲《已亥雜詩》:“鴻離魚網驚相避,無信憑誰寄與渠。”
-
154
假情假意
- 成語拼音:
- jiǎ qíng jiǎ yì
- 成語解釋:
- 虛假的情意,不是真心實意
- 成語出處:
-
155
君子之交淡若水
- 成語拼音:
- jūn zǐ zhī jiāo dàn ruò shuǐ
- 成語解釋:
- 君子:品行端正的人。君子的交往清淡如水,而不是互相拉攏、利用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
156
君子之交接如水
- 成語拼音:
- jūn zǐ zhī jiāo jiē rú shuǐ
- 成語解釋:
- 君子:品行端正的人。君子的交往清淡如水,而不是互相拉攏、利用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表記》:“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
-
157
空穴來風
- 成語拼音:
- kōng xué lái fēng
- 成語解釋:
- 穴:洞、孔;來:招致。有了空隙就會招致風吹來。比喻流言乘機傳開來;或比喻消息或傳說不是完全沒有來由。
- 成語出處:
- 戰國 楚 宋玉《風賦》:“臣聞于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
-
158
妙絕時人
- 成語拼音:
- miào jué shí rén
- 成語解釋:
- 指作品的好,不是當時的人所能比。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丕《與吳質書》:“公幹有逸氣,但未遒耳,其五言詩之善者,妙絕時人。”
-
159
妙絕一時
- 成語拼音:
- miào jué yī shí
- 成語解釋:
- 妙:美妙。指佳妙不是同時人所能及的
- 成語出處:
- 宋·周禈《清波雜志》第12卷:“筆墨簡遠,妙絕一時。”
-
160
扭捏作態
- 成語拼音:
- niǔ niē zuò tài
- 成語解釋:
- 具有嬌揉造作或夸張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 成語出處:
* 關于是不是的成語 形容是不是的成語 描述是不是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