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雜念的成語 (16個)
-
1
私心雜念
- 成語拼音:
- sī xīn zá niàn
- 成語解釋:
- 為個人利益打算的種種念頭。
- 成語出處:
- 郭小川《憶延安》:“在向陽的山坡上點起斗爭火焰,掃蕩著私心雜念,改造著資產階級的世界觀。”
-
2
明心見性
- 成語拼音:
- míng xīn jiàn xìng
- 成語解釋:
- ①佛教語。謂屏棄世俗一切雜念,徹悟因雜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②指率真地表現心性。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80回:“卻說三藏坐在林中,明心見性,諷念那《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忽聽得嚶嚶的叫聲‘救人’。”
-
3
防意如城
- 成語拼音:
- fáng yì rú chéng
- 成語解釋:
- 意:心思,指私欲。指嚴格遏止私心雜念,象守城防敵一樣。
- 成語出處:
- 宋 周密《癸辛雜識別集下 守口如瓶》:“富鄭公有‘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之語。”
-
4
此中三昧
- 成語拼音:
- cǐ zhōng sān mèi
- 成語解釋:
- 三昧:佛教用語,梵文音譯詞,意思是“正定”,即屏絕雜念,使心神平靜,是佛門修養之法。比喻這里面的奧妙之處。
- 成語出處:
- 唐·李肇《國史補·中》:“長沙僧懷素好草書,自言得草圣三昧。”
-
5
得其三昧
- 成語拼音:
- dé qí sān mèi
- 成語解釋:
- 三昧:梵語,意為正定。排除一切雜念,使心神平靜,專心致志,達到悟境。引申為訣竅或精義。指在某方面造詣深湛,熟知精義。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又贈老謙》:“瀉湯舊得茶三昧。”
-
6
函蓋乾坤
- 成語拼音:
- hán gài qián kūn
- 成語解釋:
- 佛教語。原指泯合無間。后指言語詩文契理或一心專志而絕無雜念。
- 成語出處:
- 《五燈會元 云門偃禪師法嗣 德山緣密禪師》:“我有三句語示汝諸人:一句函蓋乾坤,一句截斷眾流,一句隨波逐浪。”
-
7
警心滌慮
- 成語拼音:
- jǐng xīn dí lǜ
- 成語解釋:
- 警:警覺;滌:掃除。形容警覺內心,清除雜念
- 成語出處:
- 《清史稿·明珠傳》:“至于緊要員缺,特令會同推舉,原期得人,亦欲令被舉者警心滌慮。”
-
8
老僧入定
- 成語拼音:
- lǎo sēng rù dìng
- 成語解釋:
- 和尚靜坐,使心定于一處,不起雜念,叫入定。形容人靜靜地端坐著。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20回:“卻是個黑瘦老者,危然端坐,仿佛老僧入定一樣。”
-
9
心平氣定
- 成語拼音:
- xīn píng qì dìng
- 成語解釋:
- 心氣平定,沒有雜念。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阮籍《樂論》:“言至樂使人無欲,心平氣定,不以肉為滋味也。”
-
10
心如止水
- 成語拼音:
- xīn rú zhǐ shuǐ
- 成語解釋:
- 形容心境平靜,毫無雜念
- 成語出處:
- 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軌;齒牙相軋,波瀾四起。公獨何人,心如止水;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
11
虛室生白
- 成語拼音:
- xū shì shēng bái
- 成語解釋:
- 虛:使空虛;室:指心;白:指道。心無任何雜念,就會悟出“道”來,生出智慧。也常用以形容清澈明朗的境界。
- 成語出處:
- 《莊子 人世間》:“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
-
12
一身五心
- 成語拼音:
- yī shēn wǔ xīn
- 成語解釋:
- 比喻雜念很多。
- 成語出處:
- 漢·焦延壽《易林》卷一:“三人異趨,反復迷惑。一身五心,亂無所得。”
-
13
游戲三昧
- 成語拼音:
- yóu xì sān mèi
- 成語解釋:
- 原為佛家語,意思是排除雜念,使心神平靜。也比喻事物的精義、決竅。后指用游戲的態度對待一切。
- 成語出處:
- 宋 陳巖肖《庚溪詩話》下卷:“東坡謫居齊安,時以文筆游戲三昧。”
-
14
一心無二
- 成語拼音:
- yī xīn wú èr
- 成語解釋:
- 指一心一意地做某種事情,沒有雜念。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張巡傳》:“諸公為國家戮力守城,一心無二,經年乏食,忠義不衰。”
-
15
齋心滌慮
- 成語拼音:
- zhāi xīn dí lǜ
- 成語解釋:
- 凈潔身心,清除雜念。
- 成語出處:
- 宋葉適《辯兵部郎官朱元晦狀》:“方齋心滌慮,以俟陛下反復詰難,庶幾竭盡愚衷。”
-
16
主一無適
- 成語拼音:
- zhǔ yī wú shì
- 成語解釋:
- 專一,無雜念。
- 成語出處:
- 《二程·粹言》卷上:“或問敬子曰:‘主一之謂敬。何謂一?’子曰:‘無適之謂一。’”《論語·學而》“敬事而信”宋·朱熹集注:“敬者主一無適之謂。”
* 關于雜念的成語 形容雜念的成語 描述雜念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