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明心見性的意思 明心見性的讀音和出處

    • míng
    • xīn
    • jiàn
    • xìng
    成語名稱:
    明心見性
    成語拼音:
    [míng xīn jiàn xìng]
    成語解釋:
    ①佛教語。謂屏棄世俗一切雜念,徹悟因雜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②指率真地表現心性。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80回:“卻說三藏坐在林中,明心見性,諷念那《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忽聽得嚶嚶的叫聲‘救人’。”
    成語例句:
    林語堂《論買東西》:“宋儒喜歡講明心見性,以莊以誠求之,要除去物欲之蔽。”
    是否常用:
    一般成語
    感情褒貶:
    中性成語
    成語詞性: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結構類型:
    聯合式成語
    形成年代:
    古代成語
    標準拼音:
    繁體字形:
    明心見性
    英文翻譯:
    find one's true self
    成語故事:
    成語接龍:
    “明心見性”成語接龍
    成語分類: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人物心理的成語 領悟的成語 M開頭的成語
    成語關注:
    世俗 雜念 迷失 本性 佛性 真地 表現 心性

    成語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的單字解釋

    】: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1.人和高等動物身體內推動血液循環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圓錐形,大小約跟本人的拳頭相等,內部有四個空腔,上部兩個是心房,下部兩個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張和收縮推動血液循環全身。也叫心臟。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談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圓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jiàn]1.看到:看見。罕見。見微知著。見義勇為。見異思遷。2.接觸,遇到:怕見風。見習。3.看得出,顯得出:見效。相形見絀。4.(文字等)出現在某處,可參考:見上。見下。5.會晤:會見。接見。6.對事物觀察、認識、理解:見解。見地(見解)。見仁見智(指對同一問題各人從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詞,表示被動或對我如何:見外。見教。見諒(原諒我)。見笑(被譏笑)。8.姓。[xiàn]1.古同“”,出現,顯露。2.古同“”,現存。
    】:1.性格:個性。天性。耐性。2.物質所具有的性能;物質因含有某種成分而產生的性質:黏性。彈性。藥性。堿性。油性。3.后綴,加在名詞、動詞或形容詞之后構成抽象名詞或屬性詞,表示事物的某種性質或性能:黨性。紀律性。創造性。適應性。優越性。普遍性。先天性。流行性。4.有關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性器官。性行為。性生活。性的知識。5.性別:男性。女性。雄性。雌性。6.表示名詞(以及代詞、形容詞)的類別的語法范疇。語法上的性跟事物的自然性別有時有關,有時無關。如俄語名詞有陽、陰、中三性。

    “明心見性”的相關成語

    “明心見性”的關聯成語

    “明心見性”造句

    沒有狂歌當哭的勇氣,卻在倒地時明心見性,瞥見萬里風沙之上,有人沉腕撥鐙,疾書一行字:“相忘于江湖”。

    佛家說“明心見性”,愿你擁有好心性;道家說“存心煉性”,愿你天天好心情;儒家說“修心養性”,愿你時時都心靜;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祝德行兼備的您心性平和,笑走人生路。

    我們東方人,講求明心見性,東方人心明,油燈自亮。東方人不像西方人那樣專門看重表面功夫。辜鴻銘 

    我們若真的想學佛,就應追求明心見性

    雖然要明心見性并不簡單,但是,若懂得把佛法帶入日常生活中,舉手投足無不是見性妙法。

    二、明心見性論中國文字語言,內涵豐富,言簡意深。

    自評是一以貫之又有所升華,稱得上是明心見性,透過現象看本質。

    儒以窮理盡性,釋以明心見性,道以修真煉性。

    二禪相同之處,皆能明心見性,成佛作祖。

    我們知道明心見性,即心即佛。

    * 明心見性的意思 明心見性的成語解釋 明心見性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