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燒火的成語 (13個)
-
1
火燒火燎
- 成語拼音:
- huǒ shāo huǒ liǎo
- 成語解釋:
- 燎:烘烤;燒烤。指火在燃燒;火在烘烤。形容心情十分焦灼急迫或疼痛難熬。
- 成語出處:
- 魏巍《山雨》:“小嘎子火燒火燎地再也忍耐不住,就鉆出磨房來。”
-
2
火急火燎
- 成語拼音:
- huǒ jí huǒ liáo
- 成語解釋:
- 猶火燒火燎。
- 成語出處:
- 《人民文學》1977年4期:“整個發電廠都火急火燎地動員起來。”
-
3
湯燒火熱
- 成語拼音:
- tāng shāo huǒ rè
- 成語解釋:
- 謂生病發高燒。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回:“又見他湯燒火熱,自己守著他,歪在旁邊勸他:‘只養病,別想著些沒要緊的事。’”
-
4
不因人熱
- 成語拼音:
- bù yīn rén rè
- 成語解釋:
- 因:依靠。漢時梁鴻不趁他人熱灶燒火煮飯。比喻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賴別人。
- 成語出處:
- 漢 劉珍《東觀漢記 梁鴻傳》:“(鴻)常獨坐止,不與人同食。比舍先炊已,呼鴻及熱釜炊。鴻曰:‘童子鴻,不因人熱者也。’滅灶更燃火。”
-
5
稱薪而爨
- 成語拼音:
- chēng xīn ér cuàn
- 成語解釋:
- 薪:柴;爨:燒火煮飯。稱了柴草煮飯。比喻只注意小事,不從大處著眼。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泰族訓》:“稱薪而爨,數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
-
6
轢釜待炊
- 成語拼音:
- lì fǔ dài chuī
- 成語解釋:
- 刮鍋有聲,等待燒火做飯。形容生活艱難。
- 成語出處:
-
7
暮爨朝舂
- 成語拼音:
- mù cuàn cháo chōng
- 成語解釋:
- 早晨舂米晚上燒火煮飯,形容生活清苦。
- 成語出處:
- 金·元好問《后平湖曲》:“樓上墻頭無一物,暮爨朝舂一生足。”
-
8
數米而炊
- 成語拼音:
- shǔ mǐ ér chuī
- 成語解釋:
- 炊:燒火做飯。數著米粒做飯。比喻計較小利。也形容生活困難。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庚桑楚》:“簡發而櫛,數米而炊,竊竊乎又何足以濟世哉!”
-
9
炊金爨玉
- 成語拼音:
- chuī jīn cuàn yù
- 成語解釋:
- 炊:燒火做飯;爨:燒火做飯。用金玉做飯。比喻飲食珍貴,待客熱情
- 成語出處:
-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三卷:“白飯青芻,待仆馬之厚;炊金爨玉,謝款客之隆。”
-
10
稱薪而爨,數粒乃炊
- 成語拼音:
- chēng xīn ér cuàn,shǔ lì nǎi chuī
- 成語解釋:
- 稱:衡量;薪:柴;爨:燒火煮飯。稱了柴草數著米粒煮飯。比喻只注意小事,斤斤計較,形容吝嗇或貧窮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接疏》:“明者舉大略細,不忮不求,故能取威定功,成天平地,豈肯稱薪而爨,數粒乃炊,并瑕棄璧。”
-
11
稱薪而爨,數米而炊
- 成語拼音:
- chēng xīn ér cuàn,shǔ mǐ ér chuī
- 成語解釋:
- 稱:衡量;薪:柴;爨:燒火煮飯。稱了柴草數著米粒煮飯。比喻只注意小事,斤斤計較,形容吝嗇或貧窮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安《淮南子·泰族訓》:“稱薪而爨,數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
-
12
焚如之禍
- 成語拼音:
- fén rú zhī huò
- 成語解釋:
- 焚如:指燃燒或火災。遭受火燒的災禍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明帝紀》:“人神弗右,而非罪師丹忠正之諫,用致丁、傅焚如之禍。”
-
13
煎膏炊骨
- 成語拼音:
- jiān gāo chuī gǔ
- 成語解釋:
- 煎:一種烹飪方法;膏:油脂;炊:燒火做飯。煎油脂,燒骨頭。比喻殘酷壓榨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鳴鳳記·鄢趙爭寵》:“監司昨日興常例,煎膏炊骨民無計。”
* 關于燒火的成語 形容燒火的成語 描述燒火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