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物品的成語 (45個)
-
1
精金良玉
- 成語拼音:
- jīng jīn liáng yù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品純潔或物品精美。
- 成語出處:
- 宋·程頤《程明道先生行狀》:“先生資稟既異,而充養有道,純粹如精金,溫潤如良玉。”
-
2
據為己有
- 成語拼音:
- jù wéi jǐ yǒu
- 成語解釋:
- 據:占據。以不正當的手段占據國家、集體或他人的錢、財、物品等。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我故倡為析居之儀,將大宅良田,強奴巧婢,悉據為己有。”
-
3
暴殄天物
- 成語拼音:
- bào tiǎn tiān wù
- 成語解釋:
- 暴:殘害;殄:滅絕;天物:大自然界生存的萬物。原指殘害滅絕各種生物。后指不知愛惜物品;隨意毀壞糟蹋。
- 成語出處:
- 《尚書 武成》:“今商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
4
鑄鼎象物
- 成語拼音:
- zhù dǐng xiàng wù
- 成語解釋:
- 鼎:古代炊器,三足兩耳,也指傳國重器。禹收集九州金屬而鑄成的九鼎之上所鑄各種物品圖像。稱頌君王有德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
-
5
翠羽明珰
- 成語拼音:
- cuì yǔ míng dāng
- 成語解釋:
- 翠羽:翡翠鳥的羽毛;珰:耳飾。比喻珍貴的物品或富家女子的華麗飾品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十娘叫公子抽第一層來看,只見翠羽明珰,瑤簪寶珥,充牣于中,約值數百金。”
-
6
翠羽明珠
- 成語拼音:
- cuì yǔ míng zhū
- 成語解釋:
- 翠羽:翡翠鳥的羽毛;明珠:珍珠。比喻珍貴的物品或富家女子的華麗飾品
- 成語出處:
- 宋·張孝祥《二郎神·七夕》詞:“聚翠羽明珠三市滿,樓觀涌,參差金碧。”
-
7
物歸舊主
- 成語拼音:
- wù guī jiù zhǔ
- 成語解釋:
- 主:主人。物品歸于原來擁有它的主人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5卷:“他不生兒女,就過繼著你家兒子,承領了這家私,物歸舊主豈非天意?”
-
8
稱物平施
- 成語拼音:
- chēng wù píng shī
- 成語解釋:
- 稱:通“秤”,計重;施:給予。根據物品的多寡來平均分配
- 成語出處:
- 《周易·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
9
盜跖之物
- 成語拼音:
- dào zhí zhī wù
- 成語解釋:
- 跖:人名,傳說是先秦時起義軍領袖,封建社會稱之為盜跖,代指壞人;物:物品。指盜賊搶劫來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8回:“這銀子是我們江南這幾個人的,并非盜跖之物,先生如何不受?”
-
10
發蒙振落
- 成語拼音:
- fā méng zhèn luò
- 成語解釋:
- 蒙:遮蓋,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搖動。把蒙在物體上的東西揭掉,把將要落的樹葉摘下來。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汲鄭列傳》:“好直諫,守節死義,難惑以非。至如說丞相弘,如發蒙振落耳。”
-
11
籬壁間物
- 成語拼音:
- lí bì jiān wù
- 成語解釋:
- 籬:籬笆,圍墻。指家園內的平常物品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德之休明,肅慎負其楛矢;如其不爾,籬壁間物亦不可得也。”
-
12
物離鄉貴
- 成語拼音:
- wù lí xiāng guì
- 成語解釋:
- 物品離產地越遠越貴重。
- 成語出處:
- 明 沈璟《埋劍記 柔遠》:“自古道物離鄉貴,人離鄉賤;這語話,信非假,到如今轉憶家。”
-
13
一物一主
- 成語拼音:
- yī wù yī zhǔ
- 成語解釋:
- 一件物品有一個主人。指物品有歸宿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衣襖車》第一折:“這披掛一物一主,看有什么人來。”
-
14
多賤寡貴
- 成語拼音:
- duō jiàn guǎ guì
- 成語解釋:
- 賤:價格低;寡:少。物品多則價格低賤,物品少則價格高
- 成語出處:
- 春秋·齊·管仲《管子·國蓄》:“夫物多則賤,寡則貴,貴則散,輕則聚。”
-
15
完璧歸趙
- 成語拼音:
- wán bì guī zhào
- 成語解釋:
- 讓完好無損的璧回歸趙國。比喻把物品完好地歸還原主。完:完整無損;璧:寶玉;趙:趙國。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藺相如帶寶玉去秦國換取城池,見秦王有詐,便憑著大智大勇,終于使寶玉完好回歸趙國。”
-
16
以冠補履
- 成語拼音:
- yǐ guān bǔ lǚ
- 成語解釋:
- 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補鞋。比喻以貴重物品配賤物。
- 成語出處:
- 《漢書·賈誼論》:“履雖鮮不如于枕,冠雖敝不以苴履。”
-
17
渣滓濁沫
- 成語拼音:
- zhā zǐ zhuó mò
- 成語解釋:
- 渣滓:物品提煉后的廢物;濁沫:混濁的泡沫。指無用之物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0回:“男兒們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
-
18
愛不忍釋
- 成語拼音:
- ài bù rěn shì
- 成語解釋:
- 忍:忍心;釋:放下。對所喜愛的物品;愛得拿在手里久久不肯放下。形容極其喜愛。
- 成語出處:
- 清 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 條幅扇頭詩》:“又于扇頭見一絕云:‘一夜東風草剪齊,如絲春雨濕香泥……’亦愛不忍釋。”
-
19
不喪匕鬯
- 成語拼音:
- bù sàng bǐ chàng
- 成語解釋:
- 匕鬯:宗廟祭祀物品。形容軍紀嚴明,百姓安居,不廢宗廟祭祀
- 成語出處:
- 《周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
-
20
冰天雪窖
- 成語拼音:
- bīng tiān xuě jiào
- 成語解釋:
- 窖:收藏物品的地下室。到處是冰和雪。形容極為寒冷的景象
- 成語出處:
- 清 陳康祺《郎潛紀聞》第四卷:“公子編修汝舟隨侍,勸以節勞暫息。公慨然曰:‘二萬里冰天雪窖,只身荷戈,未嘗言苦,此時反憚勞乎?’”
* 關于物品的成語 形容物品的成語 描述物品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