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禽獸行的成語 (7個)
-
1
鳥獸行
- 成語拼音:
- niǎo shòu xíng
- 成語解釋:
- 像飛禽走獸一樣的行為。比喻亂倫
- 成語出處:
- 《周禮·夏官·大司馬》:“外內亂,鳥獸行,則滅之。”
-
2
禽獸不如
- 成語拼音:
- qín shòu bù rú
- 成語解釋:
- 連禽獸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極壞
- 成語出處:
- 《晉書·阮籍傳》:“殺父,禽獸之類也。殺母,禽獸之不若。”
-
3
禽獸不若
- 成語拼音:
- qín shòu bù ruò
- 成語解釋:
- 連禽獸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極壞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95回:“海青乃能盡忠如此,彼張均、張洎輩,真禽獸不若矣!”
-
4
行同狗豨
- 成語拼音:
- xíng tóng gǒu yǒu
- 成語解釋:
- 豨:豬。人的行為丑惡,如同豬狗一樣。形容人的行為卑鄙惡劣到了極點。亦作“行如禽獸”、“行若狗彘”、“行同犬彘”。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墨翟《墨子·耕柱》:“傷矣哉!言稱于湯文,行則譬于狗豨,傷矣哉!”
-
5
衣冠禽獸
- 成語拼音:
- yī guān qín shòu
- 成語解釋:
- 穿衣服戴帽子的畜牲(衣:穿衣;冠:戴帽)。指品德敗壞;行為像禽獸一樣卑劣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 凌蒙初《二刻拍案驚奇》:“不但衣冠中禽獸,乃禽獸中豺狼也。”
-
6
寢皮食肉
- 成語拼音:
- qǐn pí shí ròu
- 成語解釋:
- ①《左傳·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獸,臣食其肉而寢處其皮矣。”后以“寢皮食肉”形容仇恨之深。②借指勇武的行為或精神。
- 成語出處:
- 《左傳·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獸,臣食其肉而寢處其皮矣。”
-
7
衣冠土梟
- 成語拼音:
- yī guān tǔ xiāo
- 成語解釋:
- 猶衣冠禽獸。指品德極壞,行為卑劣的人。
- 成語出處:
- 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七:“蘇楷、高貽休、蕭聞禮,皆人才寢陋……河朔人士,目蘇楷為衣冠土梟。”
* 關于禽獸行的成語 形容禽獸行的成語 描述禽獸行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