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粗衣惡食的成語 (8個)
-
1
粗袍糲食
- 成語拼音:
- cū páo lì shí
- 成語解釋:
- 同“粗衣惡食”。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袁京傳》:“[袁彭]行至清,為吏粗袍糲食,終于議郎。”
-
2
粗衣惡食
- 成語拼音:
- cū yī è shí
- 成語解釋:
- 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儉樸。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魏志 司馬朗傳》:“雖在軍旅,常粗衣惡食,儉以率下。
-
3
惡衣惡食
- 成語拼音:
- è yī è shí
- 成語解釋:
- 惡: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里仁》:“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
4
菲衣惡食
- 成語拼音:
- fěi yī è shí
- 成語解釋:
- 菲:微,薄。簡單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儉樸
- 成語出處:
- 《宋史·李韶傳》:“九重菲衣惡食,臥薪嘗膽,使上下改慮易聽,然后可圖。”
-
5
惡衣糲食
- 成語拼音:
- è yī lì shí
- 成語解釋:
- 糲:糙米。穿粗劣的衣服,吃糙米做的飯。形容生活儉樸。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禮義信足以成德論》:“以為有國者皆當惡衣糲食,與農夫并耕而治一人之身,而自為百工。”
-
6
惡衣菲食
- 成語拼音:
- è yī fēi shí
- 成語解釋:
- 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儉樸。
- 成語出處:
- 《梁書·太祖張皇后等傳序》:“高祖撥亂反正,深鑒奢逸,惡衣菲食,務先節儉。”
-
7
惡衣粗食
- 成語拼音:
- è yī cū shí
- 成語解釋:
- 惡:壞;衣:衣服;食:事物。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清苦
- 成語出處:
- 北魏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 高陽王寺》:“崇為尚書令,儀同三司,亦富傾天下,僮仆千人,而性多儉吝,惡衣粗食,食常無肉。”
-
8
敝綈惡粟
- 成語拼音:
- bì tí è sù
- 成語解釋:
- 指衣食粗劣。
- 成語出處:
- 宋 王安石《祭范穎州文》:“翼翼公子,敝綈惡粟。”
* 關于粗衣惡食的成語 形容粗衣惡食的成語 描述粗衣惡食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