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給以的成語 (13個)
-
1
隨珠和璧
- 成語拼音:
- suí zhū hé bì
- 成語解釋:
- 隨侯珠與和氏璧的并稱。傳說古代隨國姬姓諸侯見一大蛇傷斷,以藥敷之而愈;后蛇于江中銜明月珠以報德,因曰隨侯珠,又稱靈蛇珠。楚人卞和于荊山得一璞玉,先后獻給武王、文王,均以為石,和以欺君罪被砍斷兩足;成王登位,使人剖璞,果得夜光寶玉,因命之曰和氏璧。事見《韓
- 成語出處:
- 傳說古代隨國姬姓諸侯見一大蛇傷斷,以藥敷之而愈;后蛇于江中銜明月珠以報德,因曰隨侯珠,又稱靈蛇珠。楚人卞和于荊山得一璞玉,先后獻給武王、文王,均以為石,和以欺君罪被砍斷兩足;成王登位,使人剖璞,果得夜光寶玉,因命之曰和氏璧。
-
2
天不假年
- 成語拼音:
- tiān bù jiǎ nián
- 成語解釋:
- 假:給予。天公不給以壽命。指壽命不長。
- 成語出處:
- 清·平步青《霞外裙屑》卷六:“予以先生此考,為一生心力所瘁,成以行世,足為讀史者一助,惜天不假年,積四十六年之歲月,僅成全史三之一。”
-
3
以德報怨
- 成語拼音:
- yǐ dé bào yuàn
- 成語解釋:
- 拿恩惠報答仇恨。形容對人寬容;不僅不記仇;反而給以好處。
- 成語出處:
- 《論語 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4
以毀為罰
- 成語拼音:
- yǐ huǐ wéi fá
- 成語解釋:
- 根據人們的非毀給以懲罰。參見“以譽為賞”。
- 成語出處:
- 《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譽為賞,以毀為罰也,然則喜賞惡罰之人離公道而行私術矣。”尹知章注:“以毀譽為賞罰,則官自然失理。”
-
5
以譽為賞
- 成語拼音:
- yǐ yù wéi shǎng
- 成語解釋:
- 根據人們的稱譽給以獎賞。
- 成語出處:
- 《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譽為賞,以毀為罰也,然則喜賞惡罰之人離公道而行私術矣。”尹知章注:“以毀譽為賞罰,則官自然失理。”
-
6
論功行賞
- 成語拼音:
- lùn gōng xíng shǎng
- 成語解釋:
- 論:按照;行:施行。按照功勞的大小給以不同獎賞。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顧譚傳》:“時論功行賞,以為駐敵之功大,退敵之功小。”
-
7
恩威并用
- 成語拼音:
- ēn wēi bìng yòng
- 成語解釋:
- 安撫和強制同時施行。現也指掌權者對手下人,同時用給以小恩小惠和給以懲罰的兩種手段。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吳書 周魴傳》:“魴在郡十三年卒,賞善罰惡,恩威并行。”
-
8
封官許愿
- 成語拼音:
- fēng guān xǔ yuàn
- 成語解釋:
- 封官:古代帝王把官職賞賜給親屬和臣仆;許愿:迷信的人祈求神佛保佑;對神許諾將來給以報答酬謝。分封官職、爵位;承許將來給人以利益、好處。指以名利地位拉攏引誘別人。
- 成語出處: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71章:“并且用封官許愿的辦法來鼓勵將士,但是他的陣地始終沒有進展一步。”
-
9
扶危救困
- 成語拼音:
- fú wēi jiù kùn
- 成語解釋:
- 對處境危急、困難的人給以救濟幫助。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魏徵改詔》第三折楔子:“今日個扶危救困休辭憚,疾便的牽戰馬上雕鞍。”
-
10
武爵武任
- 成語拼音:
- wǔ jué wǔ rèn
- 成語解釋:
- 依據戰功的大小給以爵位和官職。
- 成語出處:
- 《商君書 去強》:“興兵而伐,則武爵武任,必勝。”
-
11
雪中送炭
- 成語拼音:
- xuě zhōng sòng tàn
- 成語解釋:
- 在下雪天給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別人急需時給以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
- 成語出處:
- 宋 范成大《大雪送炭與芥隱》詩:“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
-
12
迎頭痛擊
- 成語拼音:
- yìng tóu tòng jī
- 成語解釋:
- 迎面給以狠狠地打擊。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發財秘訣》第十回:“倘使此輩都是識事務熟兵機之員,外人擾我海疆時,迎頭痛擊,殺他個片甲不回。”
-
13
有問必答
- 成語拼音:
- yǒu wèn bì dá
- 成語解釋:
- 有什么問題都給以解答。
- 成語出處:
- 錢寧《圣人》第17章:“他是陳國太史,兼宮中答應,也是滿腹經綸,一肚子知識之人,博學得到了有問必答、不問也答的地步。”
* 關于給以的成語 形容給以的成語 描述給以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