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危救困的意思 扶危救困的讀音和出處
- 扶
- 危
- 救
- 困
- 成語名稱:
- 扶危救困
- 成語拼音:
- [fú wēi jiù kùn]
- 成語解釋:
- 對處境危急、困難的人給以救濟幫助。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魏徵改詔》第三折楔子:“今日個扶危救困休辭憚,疾便的牽戰馬上雕鞍。”
- 成語例句:
- 梁斌《紅旗譜》第三卷:“陳旅長響亮地笑了,說:‘知兄!還不失尚老遺風,扶危救困,愛國恤民。”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救濟有危難和困苦的人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扶危捄困
- 英文翻譯:
- support those in distress and aid those in misery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扶危救困”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F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處境 危急 困難 給以
“扶危救困”的單字解釋
【扶】:1.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扶犁。扶老攜幼。扶著欄桿。2.用手幫助躺著或倒下的人坐或立;用手使倒下的東西豎直:扶苗。護士扶起傷員,給他換藥。3.扶助:扶貧。扶危濟困。救死扶傷。4.姓。
【危】:1.危險;不安全(跟“安”相對):危急。危難。轉危為安。居安思危。2.使處于危險境地;損害:危害。危及。3.指人快要死:臨危。病危。4.高;高聳:危冠。危檣。危樓。5.端正;正直:正襟危坐。6.二十八宿之一。7.姓。
【救】:1.援助使脫離災難或危險:救命。挽救。營救。搭救。搶救。一定要把他救出來。2.援助人、物使免于(災難、危險):救亡。救荒。救災。救急。
【困】:1.陷在艱難痛苦中或受環境、條件的限制無法擺脫:為病所困。想當年當(dàng)無可當,賣無可賣,真把我給困住了。2.控制在一定范圍里;圍困:困守。把敵人困在山溝里。3.困難:困苦。困厄。4.疲乏:困乏。困頓。5.疲乏想睡:你困了就先睡。6.睡:困覺。天不早了,快點困吧。
“扶危救困”的近義詞
“扶危救困”的相關成語
“扶危救困”的關聯成語
扶字的成語
危字的成語
救字的成語
困字的成語
扶開頭的成語
危開頭的成語
救開頭的成語
困開頭的成語
fu的成語
wei的成語
jiu的成語
kun的成語
fwjk的成語
扶危什么什么的成語
扶什么救什么的成語
扶什么什么困的成語
什么危救什么的成語
什么危什么困的成語
什么什么救困的成語
“扶危救困”造句
醫者仁術,圣人以之贊助造化之不及,所貴者,扶危救困,起死回生耳。
中華文明要發揚,扶危救困人善良。救死扶傷愛心漾,社會和諧暖洋洋。人人都把愛傳揚,社會充滿正能量。全國助殘日到了,幫助殘疾人,是每一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讓每一個人的臉上。
何為德?恤老憐貧、惜孤憫寡、施藥舍茶、修橋補路、扶危救困、輕財重義、廣行方便者是也。
成己之后,而又成物,方方行功,扶危救困,警愚化賢,功完行滿,玉帝誥封,名登紫府矣。
后因善待一乞丐(斗戰勝佛)而得其真傳,法力大增,于是立志扶危救困,懲惡揚善,引發了一系列艷遇和奇遇。
更有一等迷瞪漢,只知積財,吃也舍不的,穿也舍不得,又不肯恤孤憐寡,又不知扶危救困,獨為看財奴,慳貪鬼。
古人認為,“德”就是“恤老憐貧,惜孤憫寡,施藥舍茶,修橋補路,扶危救困,輕財重義,廣行方便”。
講述了長相怪異,力大無比的青龍在尋找父母的過程中遇到石頭,共同想辦法除暴安良,扶危救困,幫助不幸或遇到危難的小朋友解決困難。
可人家三個每天不過出去個把時辰,卻都能遇上點事情,門派的名聲還真就宣揚出去了,前兩天街坊們還湊了錢給送來一副扶危救困的牌匾。
* 扶危救困的意思 扶危救困的成語解釋 扶危救困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