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而至的成語 (17個)
-
1
接踵而至
- 成語拼音:
- jiē zhǒng ér zhì
- 成語解釋:
- 踵:腳后跟;接踵:足跟相接。后頭的人腳尖挨上前頭人的腳跟;一個跟著一個來到。形容人特別多;絡繹不絕。或事情連續不斷地發生。也作“繼踵而至”、“接踵而來”。
- 成語出處:
- 《新編五代史平話 唐史下》:“是日唐主大軍接踵而至。”
-
2
隨踵而至
- 成語拼音:
- suí zhǒng ér zhì
- 成語解釋:
- 踵:腳后跟。一個跟著一個前來。形容人來得多,接連不斷。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齊策三》:“子來,寡人聞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隨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見七士,則士不亦眾乎!”
-
3
福不重至,禍必重來
- 成語拼音:
- fú bù chóng zhì,huò bì chóng lái
- 成語解釋:
- 福不會接連而來,禍災卻會接踵而至。
- 成語出處:
- 漢·劉向《說苑·權謀》:“往年秦拔宜陽,明年大旱,民饑。不以此時恤民之急也,而顧反益奢。此所謂福不重至,禍必重來也。”
-
4
無脛而至
- 成語拼音:
- wú jìng ér zhì
- 成語解釋:
- 猶無脛而行。常以喻良才不招而自至愛賢者之門。
- 成語出處:
- 漢·孔融《論盛孝章書》:“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卒乎!”
-
5
繼踵而至
- 成語拼音:
- jì zhǒng ér zhì
- 成語解釋:
- 踵:腳后跟;接踵:足跟相接;至:到,來。指人們前腳跟著后腳,接連不斷地來。形容來者很多,絡繹不絕
- 成語出處:
- 《晉書·段灼傳》:“由是四方雄俊繼踵而至,故能世為強國,吞滅諸侯,奄有天下。”
-
6
相繼而至
- 成語拼音:
- xiāng jì ér zhì
- 成語解釋:
- 接連不斷地到來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王平傳》:“涪諸軍及大將軍費袆自成都相繼而至。”
-
7
雜沓而至
- 成語拼音:
- zá tà ér zhì
- 成語解釋:
- 雜沓:眾多而且雜亂。形容從四面八方紛紛而來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朋疑眾難,雜沓而至。”
-
8
白首為郎
- 成語拼音:
- bái shǒu wéi láng
- 成語解釋:
- 慨嘆雖有才能而至老不遇。
- 成語出處:
- 《漢武故事》載:武帝嘗至郎署,見郎官顏駟“須鬢皓白,衣服不整”。武帝問他:“何時為郎?”答道:“以文帝時為郎。”武帝又問為什么“老而不遇”?他回答說:“文帝好文而臣尚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
-
9
蜂擁而至
- 成語拼音:
- fēng yōng ér zhì
- 成語解釋:
- 像一窩蜂似地一擁而來。形容很多人亂哄哄地朝一個地方聚攏。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六回:“徐承志等他去遠,剛要回船,前面塵頭滾滾,喊聲漸近,又來許多草寇。個個頭戴浩然巾,手機器械,蜂擁而至。”
-
10
無脛而來
- 成語拼音:
- wú jìng ér lái
- 成語解釋:
- 見“無脛而至”。
- 成語出處:
-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珠玉》:“珠雄于此,玉峙于彼,無脛而來,以寵愛人寰之中。”
-
11
聞風而至
- 成語拼音:
- wén fēng ér zhì
- 成語解釋:
- 一聽到消息就來。形容行動迅速。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21回:“舅兄只顧要將細鳥帶回船去,剛才被他這陣亂叫,以致眾獸聞風而至,幾乎性命不保。”
-
12
福無雙降,禍不單行
- 成語拼音:
- fú wú shuāng jiàng,huò bù dān xíng
- 成語解釋:
- 降:降臨。福不會接連而來,禍災卻會接踵而至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15回:“這才是福無雙降,禍不單行。我才脫了天條死難……又撞著這般惡魔,他來害我!”
-
13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成語拼音:
- fú wú shuāng zhì huò bù dān xíng
- 成語解釋:
- 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七回:“宋江聽罷,扯定兩個公人說道:“卻是苦也!正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14
雀馬魚龍
- 成語拼音:
- què mǎ yú lóng
- 成語解釋:
- 泛指珍禽異獸。語本《漢書·西域傳贊》:“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宮,蒲梢、龍文、魚目、汗血之馬充于黃門,鉅象、師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異物,四面而至。”
- 成語出處:
- 語出《漢書·西域傳贊》:“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宮,蒲梢、龍文、魚目、汗血之馬充于黃門,鉅象、師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異物,四面而至。”
-
15
燕駿千金
- 成語拼音:
- yàn jùn qiān jīn
- 成語解釋:
- 戰國時,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攬人才。郭隗以馬為喻,說古代君王懸賞千金賣千里馬,三年后得一死馬,用五百金買下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馬,勸說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賢,賢士將聞風而至。見《戰國策·燕策一》。后以“燕駿千金”為招納賢士之典。
- 成語出處:
- 戰國時,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攬人才。郭隗以馬為喻,說古代君王懸賞千金賣千里馬,三年后得一死馬,用五百金買下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馬,勸說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賢,賢士將聞風而至。見《戰國策·燕策一》。
-
16
云趨鶩赴
- 成語拼音:
- yún qū wù fù
- 成語解釋:
- 比喻從四方奔赴而至。
- 成語出處:
- 清·魏源《淮北票鹽志敘》:“夫票鹽售價不及綱鹽之半,而綱商岸懸課絀,票商云趨鶩赴者,何哉?”
-
17
鱗集毛萃
- 成語拼音:
- lín jí máo cuì
- 成語解釋:
- 謂如魚鳥成群而至。
- 成語出處:
- 金·王若虛《送王士衡赴舉序》:“肩摩踵曳鱗集毛萃。”
* 關于而至的成語 形容而至的成語 描述而至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