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恥辱的成語 (41個)
-
1
奇恥大辱
- 成語拼音:
- qí chǐ dà rǔ
- 成語解釋:
- 奇:罕見的。極大的恥辱;罕見的恥辱。
- 成語出處:
- 清 程道一《鴉片之戰演義》:“回憶當年的議和,不止喪權失利,實為獨立國的奇恥大辱。”
-
2
忍恥含垢
- 成語拼音:
- rěn chǐ hán gòu
- 成語解釋:
- 含忍恥辱。同“忍辱含垢”。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上韓樞密書》:“好兵始禍者既足以為后嗣之累,則凡忍恥含垢以全人命,其為子孫之福,審矣。”
-
3
城下之辱
- 成語拼音:
- chéng xià zhī rǔ
- 成語解釋:
- 謂兵臨城下屈膝求和的恥辱。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知恥學會敘》:“越惟無恥,故安于城下之辱。”
-
4
報仇雪恥
- 成語拼音:
- bào chóu xuě chǐ
- 成語解釋:
- 雪:洗刷;除去。報冤仇;除恥辱;也作“報怨雪恥”。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燕策二》:“若先王之報仇雪恥,夷萬乘之強國。”
-
5
忍恥含羞
- 成語拼音:
- rěn chǐ hán xiū
- 成語解釋:
- 含忍恥辱。同“忍辱含垢”。
- 成語出處:
- 宋 無名氏《錯立身》第十三出:“撞府共沖州,遍走江湖之游,身為女婿,只能忍恥含羞。”
-
6
含羞忍辱
- 成語拼音:
- hán xiū rěn rǔ
- 成語解釋:
- 含:包容;辱:恥辱。形容忍受羞恥侮辱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6卷:“且含羞忍辱,待報仇之后,死亦未遲。”
-
7
包羞忍恥
- 成語拼音:
- bāo xiū rěn chǐ
- 成語解釋:
- 包:包容,藏;忍:容忍,忍耐。容忍羞愧與恥辱。
- 成語出處:
- 唐 杜牧《題烏江亭》詩:“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
8
含垢忍恥
- 成語拼音:
- hán gòu rěn chǐ
- 成語解釋:
- 忍受恥辱。
- 成語出處:
- 宋·胡銓《上高宗封事》:“陛下尚不覺悟,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國大讎而不報,含垢忍恥,舉天下而臣之,甘心焉。”
-
9
忍恥偷生
- 成語拼音:
- rěn chǐ tōu shēng
- 成語解釋:
- 忍受恥辱,茍且求生。同“忍垢偷生”。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忍恥偷生為父仇,誰知奸計覓風流。勸君莫設虛言誓,湛湛青天在上頭。”
-
10
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 成語拼音:
- bù yǐ wéi chǐ,fǎn yǐ wéi róng
- 成語解釋:
- 恥:恥辱;榮:榮耀。不認為是可恥,反而認為是榮耀。指不知羞恥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對于自己的歷史一點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
11
忍辱負重
- 成語拼音:
- rěn rǔ fù zhòng
- 成語解釋:
- 忍受恥辱;承當重任。指為了重任而忍受一切屈辱。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陸遜傳》:“國家所以屈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稱,能忍辱負重故也。”
-
12
忍辱含垢
- 成語拼音:
- rěn rǔ hán gòu
- 成語解釋:
- 忍、含:忍受。忍受恥辱。
- 成語出處:
- 漢 班昭《女誡》:“謙讓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是謂卑弱下人也。”
-
13
升沉榮辱
- 成語拼音:
- shēng chén róng rǔ
- 成語解釋:
- 升:上升;升沉:指仕途上的得失;榮辱:顯榮與恥辱。指宦途上的升遷與降職、榮顯與失意
- 成語出處:
- 元·費唐臣《貶黃州》第四折:“下官蘇軾,自被讒譖,遠貶遐荒,誰想得復天日,我想升沉榮辱,好無定啊!”
-
14
升遷榮辱
- 成語拼音:
- shēng qiān róng rǔ
- 成語解釋:
- 升:上升;榮辱:顯榮與恥辱。指宦途上的升遷與降職、榮顯與失意
- 成語出處:
- 《西湖佳話·白堤政跡》:“升遷榮辱,身外事耳,吾豈為此?所以然者,我心自有病也。”
-
15
含垢納污
- 成語拼音:
- hán gòu nà wū
- 成語解釋:
- 垢、污:臟垢;污穢。心里忍受著羞恥和污辱。本指國君應當有容忍恥辱和誣枉的氣度。后指有容忍恥辱的度量;也轉用以形容穢惡聚集之處;或包容壞人壞事。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
-
16
忍垢偷生
- 成語拼音:
- rěn gòu tōu shēng
- 成語解釋:
- 忍受恥辱,茍且求生。
- 成語出處:
- 唐 陳子昂《為張著作謝父官表》:“所以忍垢偷生,克躬自勵,期效萬一,補過酬恩,灰軀糜骨,以甘心愿。”
-
17
含垢忍辱
- 成語拼音:
- hán gòu rěn rǔ
- 成語解釋:
- 含:包容;垢:通“詬”;恥辱。指容忍恥辱。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曹世叔妻傳》:“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
-
18
君辱臣死
- 成語拼音:
- jūn rǔ chén sǐ
- 成語解釋:
- 封建禮教認為,帝王遭受恥辱,臣僚應當死節。
- 成語出處:
- 《國語·越語下》:“臣聞之,為人臣者,君憂臣勞,君辱臣死。”
-
19
辱國喪師
- 成語拼音:
- rǔ guó sàng shī
- 成語解釋:
- 指國家蒙受恥辱,軍隊遭到損失。
- 成語出處:
- 《明史 彭澤傳》:“瓊遂劾澤妄增金幣,遺書議和,失信啟釁,辱國喪師。”
-
20
忍辱含羞
- 成語拼音:
- rěn rǔ hán xiū
- 成語解釋:
- 忍、含:忍受。忍受恥辱。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曹世叔妻傳》:“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是謂卑弱下人也。”
* 關于恥辱的成語 形容恥辱的成語 描述恥辱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