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胳膊的成語 (24個)
-
1
拳頭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馬
- 成語拼音:
- quán tóu shàng lì dé rén,gē bó shàng zǒu dé m
- 成語解釋:
- 比喻為人清白,作風正派,過得硬。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拳頭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馬,人面上行的人,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鱉老婆。”
-
2
拳頭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
- 成語拼音:
- quán tóu shàng lì dé rén gē bó shàng zǒu dé lù
- 成語解釋:
- 比喻為人清白,作風正派,過得硬。
- 成語出處:
-
3
肘腋之下
- 成語拼音:
- zhǒu yè zhī xià
- 成語解釋:
- 肘腋:胳膊肘與胳肢窩。比喻切近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法正傳》:“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在,北畏曹公之疆,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于肘腋之下,正當斯這時,進退狼跋。”
-
4
掣襟露肘
- 成語拼音:
- chè jīn lù zhǒu
- 成語解釋:
- 掣:牽接。接一下衣襟胳膊肘兒就露出來。形容衣服破爛,生活貧困。
- 成語出處: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35回:“宗昭原是寒素之家,中了舉,百務齊作的時候,去了這四十兩銀,弄得手里掣襟露肘。”
-
5
扼臂嚙指
- 成語拼音:
- è bì niè zhǐ
- 成語解釋:
- 扼:用力掐;嚙:咬。掐胳膊,咬手指。形容母子心靈相互感應
- 成語出處:
- 東漢 王充《論衡 感虛》:“曾子左臂立痛,即馳至問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來欲去,吾扼臂以呼汝耳。’”
-
6
扶老挾稚
- 成語拼音:
- fú lǎo xié zhì
- 成語解釋:
- 扶:挽著;挾:夾在胳膊下。攙著老人,領著小孩
- 成語出處:
- 《宋史·可適傳》:“夏人扶老挾稚,中夜入州城,明日俘獲甚夥,而慶兵不至,乃引還。”
-
7
股肱之力
- 成語拼音:
- gǔ gōng zhī lì
- 成語解釋:
- 股肱:大腿和胳膊。自己的所有力量。形容做事已竭盡全力。
- 成語出處:
- 《左傳·僖公九年》:“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貞。其濟,君之靈也,則以死濟之。”
-
8
交臂失之
- 成語拼音:
- jiāo bì shī zhī
- 成語解釋:
- 交臂:胳膊碰胳膊。胳膊相碰;擦身而過。指當面錯過或失掉好機會。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 田子方》:“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與?”
-
9
擄袖揎拳
- 成語拼音:
- lǔ xiù xuān quán
- 成語解釋:
- 擄:挽;揎:拳打。把袖子往上一推,露出胳膊,握著拳頭。形容準備動手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漁樵閑話》第三折:“一個個酒囊飯袋成何用,擄袖揎拳號俊杰。”
-
10
失之交臂
- 成語拼音:
- shī zhī jiāo bì
- 成語解釋:
- 交臂:胳膊碰胳膊。指雙方擦肩而過。形容當面錯過機會。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田子方》:“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
-
11
三折之肱
- 成語拼音:
- sān zhé zhī gōng
- 成語解釋:
- 肱:胳膊。幾次斷臂,就能懂得醫治斷臂的方法。后比喻對某事閱歷多,富有經驗,自能造詣精深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69回:“今聞老爺大展三折之肱,治我一國之主,若主上病愈,老爺江山有分,我輩皆臣子也,禮當拜請。”
-
12
拖男挾女
- 成語拼音:
- tuō nán xié nǚ
- 成語解釋:
- 拖:牽引;挾:夾在胳膊下。身邊帶著兒女。形容生活負擔重,生活水平受到影響或行動不方便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89回:“嚇得城外各關廂人等,拖男挾女,顧不得家私,都往州城中走。”
-
13
袒胸露背
- 成語拼音:
- tǎn xiōng lù bèi
- 成語解釋:
- 敞開上衣,露出胳膊。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南北史演義》第71回:“湛越加咆哮,迫令宮女褫李氏衣,使她袒胸露背,然后取鞭自撻。”
-
14
袒胸露臂
- 成語拼音:
- tǎn xiōng lù bì
- 成語解釋:
- 袒:裸露。敞開上衣,露出胳膊,指沒有修養和禮貌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7回:“遠遠望見一個長大漢子,草帽短衣,肩上背了行囊,袒胸露臂,忙忙的走來。”
-
15
心膂股肱
- 成語拼音:
- xīn lǚ gǔ gōng
- 成語解釋:
- 膂:脊骨。股:大腿。肱:胳膊上從肩到肘的部分。心、膂、股、肱都是人體的重要部分,比喻親近得力之人。
- 成語出處:
- 《尚書·君牙》:“今命爾予翼,作股肱心膂。”
-
16
揎拳擄袖
- 成語拼音:
- xuān quán lǔ xiù
- 成語解釋:
- 把袖子往上一推;露出胳膊;握著拳頭。形容準備動手。
- 成語出處:
- 元 楊景賢《馬丹陽》:“你個樂探哥哥何須鬧,欺良壓善沒分曉,揎拳捋袖行兇暴,你你你不辨低高。”
-
17
膝行肘步
- 成語拼音:
- xī xíng zhǒu bù
- 成語解釋:
- 膝蓋和胳膊肘著地行走;匍匐而行。形容地位卑下,不敢與別人平起平坐。
- 成語出處:
- 唐·王勃《山亭思友人序》:“陸平原、曹子建,足可以車載斗量;謝靈運、潘安仁,足可以膝行肘步。”
-
18
一臂之力
- 成語拼音:
- yī bì zhī lì
- 成語解釋:
- 臂:胳膊。比喻給一些力量不大的協助。
- 成語出處:
- 元 李壽卿《伍員吹簫》:“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愁甚冤仇不報?”
-
19
遇事掣肘
- 成語拼音:
- yù shì chè zhǒu
- 成語解釋:
- 掣肘:拉胳膊肘,指受牽制。一遇到事情就加以牽制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4回:“后來被賈總辦曉得了,反說他有意霸持,遇事掣肘。”
-
20
以螳擋車
- 成語拼音:
- yǐ táng dǎng chē
- 成語解釋:
- 用螳螂的胳膊來阻擋車輪前進。比喻自不量力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論專制政體有百害于君主而無一利》:“以人力而欲與理勢為御,譬猶以卵投石,以螳擋車,多見其不知量而已。”
* 關于胳膊的成語 形容胳膊的成語 描述胳膊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