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臭味的成語 (11個)
-
1
銅臭薰天
- 成語拼音:
- tóng chòu xūn tiān
- 成語解釋:
- 銅臭:銅錢的臭味。形容充滿難聞的銅錢氣味。指賄賂公行,風氣敗壞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席方行》:“金光蓋地,因使閻摩殿上盡是陰霾;銅臭薰天,遂教枉死城中全無日月。”
-
2
臭味相投
- 成語拼音:
- chòu wèi xiāng tóu
- 成語解釋:
- 壞味道互相投合。比喻有同樣壞毛病、惡劣習氣的人很合得來。
- 成語出處:
- 宋 牟獻《木蘭花慢》:“不妨無蟹有監州,臭味喜相投。”
-
3
如蟻附膻
- 成語拼音:
- rú yǐ fù shān
- 成語解釋:
- 附:趨附;膻:羊肉的氣味。象螞蟻趨附羊肉一般。比喻許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也比喻許多人依附有錢有勢的人。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徐無鬼》:“蟻慕羊肉,羊肉膻也。”
-
4
入鮑忘臭
- 成語拼音:
- rù bào wàng chòu
- 成語解釋:
- 鮑魚:咸魚。如同進入咸魚店,時間一長就聞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環境對人的熏染和影響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蕭綱《與湘東王書》:“入鮑忘臭,效尤至禍。”
-
5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 成語拼音:
- rú rù bào yú zhī sì,jiǔ ér bù wén qí chòu
- 成語解釋:
- 鮑魚:咸魚;肆:店鋪。如同進入咸魚店,時間一長就聞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環境對人的熏染和影響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六本》:“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
6
書香銅臭
- 成語拼音:
- shū xiāng tóng chòu
- 成語解釋:
- 書香:讀書的家風;銅臭:銅錢上的臭味。指集書香和銅臭于一體的書商
- 成語出處:
- 清·孔尚任《桃花扇·逮社》:“何物充棟汗車牛,混了書香銅臭。賈儒商秀,怕遇著秦皇大搜。”
-
7
群蟻附膻
- 成語拼音:
- qún yǐ fù sh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許多臭味相投的人聚集在一起。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徐無鬼》:“羊肉不慕蟻,蟻慕羊肉。羊肉,膻也。”
-
8
如蠅逐臭
- 成語拼音:
- rú yíng zhú chòu
- 成語解釋:
- 象蒼蠅跟著有臭味的東西飛。比喻人奉承依附有權勢的人或一心追求錢財、女色等。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77回:“兩只眼兒水汪汪的,招惹的賴大家人如蠅逐臭,漸漸做出些風流勾當來。”
-
9
沆瀣一氣
- 成語拼音:
- hàng xiè yī qì
- 成語解釋:
- 沆瀣:夜間的水氣。這里指唐僖宗時;擔任主考官的崔沆;錄取了一個叫崔瀣的考生。所以有人開玩笑;將他倆的單名連起來是“沆瀣”兩字。指“沆”、“瀣”兩人連成一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合在一起。
- 成語出處:
- 宋 錢易《南部新書》:“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談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
10
蜣螂抱糞
- 成語拼音:
- qiāng láng bào fèn
- 成語解釋:
- 蜣螂:屎殼郎。形容臭味相投
- 成語出處:
- 《諧鐸》:“見一處,盡以糞土涂墻,四面附蜣螂百萬,屹如長城。”
-
11
群蟻趨膻
- 成語拼音:
- qún yǐ qū shān
- 成語解釋:
- 膻:羊臊氣。比喻許多臭味相投的人聚集在一起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說國風》:“國人之慕西風,若群蟻之趨膻。”
* 關于臭味的成語 形容臭味的成語 描述臭味的成語。